唐康陵调查报告.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康陵调查报告 近年来,作者指导了唐陵研究与德国合作的主题项目。在对唐初陵的研究中,他于1996年秋天和1997年春季访问了三原县唐永康陵。现将调查情况予以介绍。 一 唐长安相异于长安 唐永康陵,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之墓,位于三原县陵前乡石马道村北及候家村西南约100米处。宋敏求《长安志》卷20载:“唐景皇帝永康陵在县西北十八里丰原、万寿两乡大淡邨,封内二十五里”。并注引《唐陵庙记》所载“在西北三十里”存疑。 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8记载:“永康陵在三原县北四十里,葬高祖大父景皇帝”。清末重修《三原县新志》卷1记载:“唐太祖永康陵在县北四十里”。经调查后二者所记与今之实际里数基本相合。《长安志》所记大淡邨可能是自清至今之陵前乡。所记“封内二十五里”即当初所定兆域陵园范围的大约面积,惜今日陵区陵冢封土及部分石刻外,陵园地面建筑墙垣、城门、阙楼荡然无存(图一),已是禾稼遍野的平坦耕地。 永康陵陵冢封土为圆锥形,周长122、高8米。封土及其附近植有松柏、杂树、郁郁葱葱,异常茂盛。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二)。 二 唐西州时期,石座设石座 封土南246米即神道,即从石狮至华表,南北长205、宽30米。神道东西两侧有石像生两列,有的直立,有的倒仆,多已残损。此将石刻情况逐一介绍。 石马道村北约300米处,有东西对称的石华表一对,间距30米。东侧华表已倾倒,石座、柱身、柱头已分离。石座呈方形,长、宽均为1.10、厚0.50米。方形座上雕有二层圆形基座,下层直径1.10米;上层直径0.82米,中部雕有圆形榫槽一个,直径0.30、深0.12米。石座下应有础石,已缺失。柱身残高2.80米,八棱,中部每棱面宽0.25米(图三)。 柱头分为四部分:最下面为覆莲八棱盘,高0.26米,八棱盘下有榫槽一个,圆形,直径0.30、深0.12米,可与柱身榫卯相合;八棱上雕刻圆球八个,高0.16米;圆球之上仰莲盆,高0.14米;最顶端为圆形宝珠一个,高0.34米。柱头四部分合计总高度0.90米(图四)。西侧华表,仅留石座和柱身。石座长、宽均为1.30、厚0.50米,原雕的二层圆形基座已破坏,残存中部有榫槽一个,圆形,直径0.30、深0.12米。柱身残高2.20米,八棱,中部每棱面0.25米。柱身篆刻“唐永康之陵”五字。独角兽(天禄)一对,位于华表之北29米处,二件间距30米,东西二件大小形状相同。东侧的已倾倒,四肢缺失,仅有兽身和头部完好,石座亦缺失。西侧的身长2.60、高2、胸宽0.70米,左后腿及尾残,头顶有一角,两胁有翼,腹下有云山和腹部、基座连为一体。石座长2.80、宽1.20、厚0.50米。础石埋入地下(图五)。 第一对石马、位于独角兽之北28米处。东侧石马头、尾、四肢残,马身完好,残长1.90,胸宽0.70米,鞍、鞯、障泥、攀胸、鞧带完备,有镫。石座无存,础石尚在,长2.20、宽1.40、厚0.60米(图六)。西侧石马,地面无存,群众反映早年掩埋地下。 第二对石马,位于第一对石马之北28米处。东侧石马头、腿残、马身完好,残长1.85、残高1.15、胸宽0.65米,鞍、鞯、障泥、攀胸、鞧带完好。石座完好,础石无存。石座长2、宽1.15、厚0.30米。西侧石马缺失。 石人一对,位于第二对石马之北60米处。东侧石人,于1960年搬迁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展出,保存完好。石人高2.23、肩宽0.70米,头戴高冠,面部表情严肃,身着宽袖长袍,双手拄剑,左上右下,武官形象,足蹬圆头履,直立于石座上。石人和石座为一块整石雕成,石座长0.87、宽0.47、厚0.20米,石座下有础石,其间以榫卯接合,相当牢稳,础石长1.02、宽0.54、厚0.21米(图七)。西侧石人,头和上身残,腰部以下尚存,但大部埋入土中,其身高、衣着、面部形象应与东侧石人相同,从残存部分看,亦系柱剑武官。础石尚在,方形长宽均为0.90、厚0.40米,中部有榫槽,直径0.30、深0.12米。 石蹲狮一对,位于石人之北60米处。东侧石狮已残损,仅留狮体残石一块。西侧石狮于1959年搬迁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展出,保存完好。该石狮呈蹲状,整体为三角形,高2.05米,胸部丰隆,张口瞪目,仰视前方,前肢挺立,后肢曲蹲,颈上披毛,颚下有须三缕,神态威武,气势磅礴,雕刻生动,健壮有力。不愧为我国初唐石狮之佳作(图八)。 陪葬墓,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建初、启运、兴宁、永康陵、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个,从八品下。掌守卫山陵。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宫人陪葬,则陵户成坟。诸陵四至有封,禁民葬,唯故坟不毁”。可知永康陵有陪葬墓埋葬。经实地调查,永康陵所在的今陵前乡附近焦村有李寿、李孝同、李广业三座墓葬。李寿,字神通,李虎孙,高祖李渊从弟。历任宗正卿,左武卫大将军,授上柱国,淮安郡王,卒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