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156-2017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NY_T 3156-2017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20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156—2017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 of corn stalk rot2017-12-22发布2018-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156—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曦、李向东、李长松、田延平、王璐、刘振林、殷复伟、王伟。I NY/T3156-2017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茎腐病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参见附录A)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玉米茎腐病cornstalkrot由多种镰刀菌和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玉米根系和茎基部、造成茎基部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中后期呈现症状,主要表现是植株叶片青枯或黄枯,果穗下垂,茎基部变褐腐烂。4防治原则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玉米茎腐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综合考虑影响该病发生的各种因素,以抗病品种应用和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协调进行。化学用药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要求。5防治方法5.1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丰产、抗病玉米良种。5.2农业防治5.2.1适期播种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播期调整,使玉米易感病期避开多雨高湿季节。5.2.2合理轮作重病田可选择与花生、谷子、大豆、水稻等作物进行2年~3年轮作。5.2.3合理密植一般控制在每667m²4000株~4500株。5.2.4肥水管理应增施钾肥、锌肥,不宜偏施氮肥,发病严重地块可施硫酸钾75kg/hm²~100kg/hm²、硫酸锌25kg/hm²~30kg/hm²。确保田间排水畅通,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灌溉时建议采取喷灌和滴灌,不宜大水漫灌。5.2.5清洁田园1 NY/T3156—2017生长季节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做无害化处理。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秸秆还田地块可施用秸秆腐熟剂并进行深翻。5.3生物防治可施用哈茨木霉、绿色木霉、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菌剂,在玉米播种时施人土壤或苗期灌根处理。5.4化学防治5.4.1种子处理用含有咯菌、苯醚甲环唑、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福美双等杀菌剂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根据产品推荐用量对种子进行处理,5.4.2预防施药玉米大喇叭口期,可喷施含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根据产品推荐剂量使用。2 NY/T 3156—2017附录A(资料性附录)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分布、症状、病原种类及发生规律A.1发生分布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等数十个国家都有发生。我国的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山西、辽宁、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病田发病率达10%~2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高达5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两成至三成,重者甚至绝收。A.2症状玉米茎腐病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两种类型。青枯型茎腐病,也称急性型茎腐病。发病初期,整株叶片表现突然褪色、无光泽,似开水烫过,1周内发展为青灰色干枯,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空松,手捏即可辨别,根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果穗下垂,籽粒瘦,不易脱粒。黄枯型茎腐病,也称慢性型茎腐病。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干枯,茎基部变软,果穗症状同青枯型茎腐病。剖秆检查,可见病节内部组织腐烂,褐腐或红腐,维管束丝状游离。根系腐烂破裂,须根减少,表面和内部色泽变为粉红色到褐色。A.3病原种类玉米茎腐病病原复杂,主要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镰刀菌主要包括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拟轮枝镰刀菌[F.verlicillioidess(Sacc.)Nirenberg」和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Matsush.)Nirenberg等;腐霉菌主要包括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禾生腐霉(P.graminala Subramanian)和肿囊腐霉(P.inflatum Matthews)等。黄枯型茎腐病病原以镰刀菌为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