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校读研究.docxVIP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校读研究.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清代奏折汇编 农业·环境》校读研究 ? ? 杨继光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奏折,也称密折、折子、奏帖,是清朝特有的一种臣工直接上奏给皇帝的上行文书。现存清代奏折文书原件约有72万3千余件,另有抄件——录副奏折上百万件,其数量非常可观。举凡自康熙中期以后直至清末二百余年间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一切机密要务,奏折内都有详细记载。因奏折材料真实,未经篡改,日期确定,内容重要,是研究清代历史最原始、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凭据[1]10。其重大史料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订正一般记载中的错误;第二,补充史书记载的不足[2]37。《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3]一书系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10万多件有关清代气象以及与气象紧密关联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奏报文件中,筛选摘录出与各地农业生产概况有关的记载70多万字,联合编纂而成。其内容包括清代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度,各地屯田、垦荒、耕作及农作物品种、种植、禾苗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和防治情况等,比较系统全面。该书对研究清代农业、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及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学者来说必不可少。惟经笔者仔细研读,发现书中存有不少字词、标点错误,影响到该书价值的充分发挥。笔者不揣谫随陋,拟参照其他清代史料,对该书做进一步校勘。 一、文字形近致误 1.《汇编》:“臣率同司道出郊劝农,见麦苗茂发长至三尺有余,麦穗颖粟俱不下三四寸。”(49页) 《汇编》:“臣……于福州、延平、建宁一带地方往来经过,晚禾正在陆续收获。沿途留心察看,上游田地多属依山傍谷,均有泉源引灌,无虞干燥,收成较丰,建宁、延平均在八分以上,而建宁所收谷粒更为颖粟。”(175页) 案:“颖粟”不辞,当作“颖栗”,义为“禾穗繁硕”。颖,长出芒的穗;栗,谷粒饱满坚实。语本《诗·大雅·生民》:“实颖实栗。”毛传:“颖,垂颖也。栗,其实栗栗然。”以本校法证之,《汇编》第4、51、183、213、498等页皆作“颖栗”。草书“粟”“栗”形近[4]3114。 2.《汇编》:“所需牛具、籽种酌量借给,分作三年扣还,从前所欠工本银两缓俟复熟之后再行追征。”(63页) 案:“复熟”不辞,当作“夏熟”,义为“植物的果实在夏季成熟”。“夏”“复”形近致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卢橘夏熟。”晋潘岳《橘赋》:“已郁郁而冬茂,亦离离而夏熟。”唐欧阳詹《徐十八晦落第》诗:“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徐生异凡鸟,安得非时鸣。” 3.《汇编》:“查永顺府属四县,各有存贮谷六七千石不等,而永顺县更有从前土司献交官庄,历年所收火印斗谷积有制斛九千余石,均备民间缓急。”(63页) 案:“斗谷”不辞,当作“头谷”,义为“指借给他人用以索取利息的稻谷”。故下文云“均备民间缓急”。“头”“斗”形近、音近致误。清吴敏树《先考行状》:“头谷者,人质贷其谷,加息以偿,至来岁春夏间,除其息,仍以本谷贷。” 4.《汇编》:“应令各户将原认亩号,自立界石竖于地斗,每十号为一甲。”(63页) 案:“地斗”不辞,当作“地头”,义为“田地的两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但驾车地头,每旦当有小儿僮女,十百余群,自来分摘。”《红楼梦》第三九回:“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做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头”“斗”形近、音近致误。 5.《汇编》:“湖南民谷,凡傍山有水之田曰峭田,宜插早禾;平隰原野之田曰陇田,宜插中禾;山中冷泉浸灌之田曰冲田,宜插迟禾。”(75页) 案:“民谷”不辞,当作“民俗”,义为“人民的风俗习惯”。《韩非子·解老》:“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绝。”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谷”“俗”形近致误。 6.《汇编》:“自都门至福州省城,行经各省儿五千余里,城乡雨泽应时。”(256页) 案:“行经各省儿五千余里”不辞,当作“行经各省凡五千余里”。“凡”义为“总计;总共”。《易·击辞上》:“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神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北齐文宣天保七年,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儿”“凡”形近致误。 7.《汇编》:“济南、东昌……所属州县卫陆续报到者共一百零五处,于十一月十六到十八等日各得雪,而新泰、汶上……等处则更积厚至一尺六寸,实为稀有之端。”(268页) 案:“稀有之端”不辞,当作“稀有之瑞”,义为“罕见的瑞象”。“端”“瑞”形近致误。农谚有“瑞雪兆丰年”,正合文义。 8.《汇编》:“徐属各该州县……本年正、二两月又无雨泽,烟苗冻涸已久,不能甲圻出土。”(268页) 案:“甲圻”不辞,当作“甲坼”,义为“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 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