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武(佚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武 先秦:佚名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标签 诗经、写人、赞颂 译文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 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基业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 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基业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注释 下武:在后继承。下,后;武,继承。世:代。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三后: 指周的三位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王:此指武王。配:指上应天命。 求:通 “逑”,匹配。言:语助词。命:天命。孚:使人信服。 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式:榜样,范式。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 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 媚:爱戴。一人:指周天子。昭:光明,显耀。嗣服:后进,指成王。 兹:同“哉”。来许:同“后进”。绳:承。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 於:感叹之词。斯:语助词。 祜:福。 赏析 《毛诗序》云: “《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 功焉。”郑笺云:“继文者,继文王之业而成之。”陈奂 《诗毛氏传疏》补充说 明:“文,文德也。文王以上,世有文德,武王继之,是之谓继文。”宋代自吕 祖谦、朱熹以后,释 《下武》另有说法,如严粲 《诗缉》、戴溪 《续吕氏家塾读 诗记》,或以为下武乃不尚武,有偃武之意,或以为下武即世修文德,以武为下。 清代的经学家解此诗,陈启源 《毛诗稽古编》、戴震 《诗经补注》、胡承珙 《毛 诗后笺》等均坚守毛、郑之说,而翁方纲 《诗附记》、桂馥 《札朴》等则赞同宋 儒之说。按验诗歌文本,毛、郑之说不误,“不尚武”、“以武为下”云云,过 于迂远,不可信。今人陈子展 《诗经直解》说:“此诗如非史臣之笔,则为贺者 之辞。”其说出自陆奎勋《陆堂诗学》。陆氏以《尚书》等经文印证此诗,谓 “‘下 武维周’,犹 《长发》之 ‘濬哲维商’也”, “周公之戒成王者曰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故继言之曰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也”,“‘昭哉嗣服’,即《顾 命》所云 ‘命汝嗣训,临君周邦’也;‘绳其祖武’,即所云 ‘答扬文武之光训’ 也; ‘四方来贺’,即 《康王诰》所云 ‘诸侯皆布乘黄朱,奉圭兼币’也; ‘不 遐有佐’即所云 ‘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也”。 陈氏以为其所析 “以经证经”, “不为无据”。 《大雅 ·下武》的篇章结构非常整饬严谨,层层递进,有条不紊。第一章先 说周朝世代有明主,接着赞颂太王、王季、文王与武王,第二章上二句赞颂武王, 下二句赞颂成王,第三章赞颂成王能效法先人,第四、第五章赞颂康王能继承祖 德,第六章以四方诸侯来贺作结,将美先王贺今王的主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修 辞上,此篇特别精于使用顶针辞格,将顶针格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第一、第二 章以“王配于京’’顶针勾连,第二、第三章以“成王之孚”顶针勾连,第五、 第六章以“受天之祜”顶针勾连,而第四章的末句 “昭哉嗣服”与第五章的首句 “昭兹来许”意思相同,结构也相同,可视为准顶针勾连。《大雅》的第一篇《文 王》也善于使用顶针修辞,但比起 《下武》那样精工的格式,不及远矣。而且此 篇以顶针格串联的前三章组成的赞颂先王的述旧意群,与同以顶针格 (或准顶针 格)串联的后三章组成的赞颂今王的述新意群,又通过第三、第四章各自的第三 句 “永言孝思”可以上下维系,有如连环。这种刻意经营的巧妙结构,几乎是空 前绝后的,其韵律节奏流美谐婉,有效地避免了因庙堂文学歌功颂德文字的刻板 而造成的审美负效应,使读者面对这一表现 《大雅》《周颂》中常见的歌颂周先 王、今王内容的文本,仍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快感。英国文艺理论家克莱夫·贝尔 (CliveBell)在他的 《艺术》一书中提出了 “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 的论断,确实,形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决不容低估,有时候,形式本身 就是美。读完《下武》,读者可能很快就忘了诗中 “哲王” “世德” “配命” “顺 德”之类赞颂之词,但对它章法结构的形式美则将记忆犹新。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