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杨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杨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元代:杨果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 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标签 离别、闺怨、伤怀、女子 译文 在她居住的小楼上,再不闻玉箫吹响。自从与心上人分手后,她已憔悴得不成模 样,衣袖上留下了泪痕千行。她在楼上走来走去,楼外依然是旧时的风光。那如 烟如织的柳树,最惹起她的怨伤:只恨当初它们太冷漠无情,不懂得把他的坐船 牢牢系住,让他不能启程。 注释 小桃红:越调曲牌名,多用来抒情写意。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 五,共八句。玉箫声断:据刘向 《列仙传》载,秦时有一萧史,擅长吹箫,其箫 声甚至能将孔雀、白鹤等吸引过来。当时,秦穆公女儿弄玉也喜欢吹箫,与其结 为夫妇。秦穆公建造了凤凰楼给他们居住。婚后,二人每日吹箫,竟将凤凰都吸 引了过来。后来二人皆随凤凰而去。凤凰楼:女子闺楼,对女子居楼的美称。休: 语末助词,无义。浑:全然。不解:不懂。 赏析 前三句既以玉箫声断喻与恋人的分别,也以凤凰双栖、弄玉萧史的美满婚姻 反衬自己的孤独。首句 “玉箫声断凤凰楼”,可看做写实,但联系其中暗含的典 故,更能体味作者用此句作为开篇的深意。“玉箫声断”这一典故,其中隐含着 “人去楼空”的惆怅意味。曲中的女主人公并未如弄玉一般,与丈夫一起随凤凰 仙去,从 “憔悴人别后”一句即可看出, “玉箫声”其实是指代女子的心上人。 “留得”紧接 “别后”二字,文字上衔接得很细密,情感上则造成一种回环和转 折。人既已离去,留下来的只是女子的空守、苦盼,以及 “啼痕满罗袖”。作者 没有直接写女子如何想念,而是通过袖上泪痕这个细节,将她的黯然神伤,以及 难以自制的思念和孤独表现出来。 最后几句女子又迁恨于烟柳无情,不知当初留系行舟,不让其离去,更道出 了女子的无奈痴情。“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这两句以人的 “去来”与 “风 景”的 “依旧”进行对比,这就使 “离别”的主题得到了深化。风景不解人心, 不管人间如何生离死别,它都只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所以才使古往今来许多人 发出 “物是人非”的沉重慨叹。这首曲子中的女主人公也不例外。楼前浑然不变 的景色,使她一次又一次地忆起离别之前和离别之时的情形,不断重温着伤心往 事。女子记起心上人当初离开时,江岸边的 “无情烟柳”兀自苍翠,却不懂得伸 出青青枝条,留住远行人的脚步。一个 “恨”字,点出女主人公的怨情和无奈。 她不说恨自己留不住情人,只将这种悔恨托付于 “烟柳”。这一方面是因为青翠 如初的烟柳引起了她的离愁;另一方面,将人的心思投射于 “无情”之物,也是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短短数句,写得景物凄迷,深致有情。 此曲构思独特,角度新颖层层展开,把一个 “情”字表现得极为丰富、深刻。 旧地重游、物是人非,最令人伤感,作者把当前的景和以前的情巧妙地联结在一 起,以追忆的方式抒发对恋人的深情。 关于作者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 (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 宗承安二年 (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 (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 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 《西庵集》。与元 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 《太和 正音谱》评其曲“如花柳芳妍”。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