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定风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定风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中赏析诗词,感受苏轼豁达洒脱的诗性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苏轼对待挫折的方式中得到启示,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教学重点: 领悟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境界,学习即景抒情、即小见大、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品味词语,分析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和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中的语句,教师激情引导: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轼。”的确,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了黄州进入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东坡进入新的人生阶段,二者相辅相成。苏轼自己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这位备受后人景仰的文学巨匠,在其从政为官期间,竟三次遭到贬谪,行遍人间崎岖路,尝遍酸甜苦辣情。面对人生的风雨,他始终挺直脊梁,笑看得失荣辱,以旷达之心铸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定风波》,走进苏轼的风雨人生。 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 二、知人论世 同学们,之前已经阅读了苏轼的相关资料,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在“我眼中的苏轼”学生佳作展示中,走近苏轼,与苏轼来一场穿梭千年的对话。 (课件展示学生的作品“我眼中的苏轼”) 这首词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创作的呢? 学生分析: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教师总结: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风雨,生发感慨,所以创作了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 听音频读全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要求:1、用一句话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随想 下片: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2、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谁怕—从容不迫 归去—旷达乐观 教师概括学生答语中苏轼的形象:苏轼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精,顶风昌雨,不畏艰难,是从容不迫,旷达乐观的诗人。 补充资料: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師(虫傍)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痊愈,与之同游清泉寺。”苏轼还写了一首《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以记其事。 四、重点研讨 (一)齐读全词,深入探究 (二)小组合作,重点研讨 1.品味赏析你喜欢的语句。 2.如果我们把全词作者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3.苏轼经历挫折后,为什么还能处之泰然?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真得放下朝中事了吗? 教师点拨: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赞柔奴》 课堂练笔 化用《定风波》中的语句,写一句标题式的话,作为你自己的座右铭。(要求:注重语言的涵蕴与灵动) 六、课堂小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布置作业 必做:完善短文习作“我眼中的苏轼”,生成苏轼的人物素材卡片。 选做:推荐阅读:余秋雨《东坡突围》、蓝若兮《永远的苏轼》(非常学案P65) 效果分析 重点研讨环节 注重对学生探究分析能力的提升。 重点研讨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 1.品味赏析你喜欢的语句。 2.如果我们把全词作者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3.苏轼经历挫折后,为什么还能处之泰然?“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真得放下朝中事了吗? 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学生对于《定风波》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多个角度赏析词句,能准确把握对比、拟人、双关等表现手法。能够对“苏轼是否真得放下朝中事”有理有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苏轼并没有真正放下朝中事,但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苏轼,在历尽风雨之后,选择以旷达的心境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课堂练笔 课堂练笔环节设计:化用《定风波》中的语句,写一句标题式的话,作为你自己的座右铭。(要求:注重语言的涵蕴与灵动) 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苏轼风雨人生和豁达洒脱诗性智慧的独特体验,化用《定风波》的词句,生成座右铭,成为指引自己人生的灯塔。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鲁人版教材《唐诗宋词(选修)》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