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新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新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词,明确手法。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本词,明确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对比阅读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馀首,唯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这一段话说的是谁?什么事?从哪看出?引出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二、初读正音。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注意读音与节奏。 2.请一名学生朗读,把握好读音和节奏。 三、展示学习目标 1、赏析本词,明确手法。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四、整体感知 1.齐读。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具体来看,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五、品读赏析 【研习上片】 女生齐读 1、找出意象——登临送目(所见)请从上片写景的句子中勾画出景物。 明确:澄江、翠峰、征帆去棹、西风、彩舟、星河、白鹭、残阳、酒旗、淡云。 2、登高送目看到的景色美不美呢?文中有一句话总说,是哪句? 明确:画图难足。 难以画出,又是怎样写出的呢?多媒体补充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的角度: (空间角度:远近、上下、俯仰、大小等 色彩角度:诗中有画、画面美 感觉器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 表现手法:动静、虚实等 结构:点染 修辞:比喻、拟人、借代等 炼字 自然景物与社会风貌等) 3、具体赏析: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 (提示:时间、地点、事件、景色特征,点染的手法) (2)上片中有哪些词语是点画色彩的?充满色彩,有哪些呢? 明确:澄、翠、彩、淡、(白)练、残阳、白鹭。 (3)根据写景角度赏析: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提示:远近、上下、大小、动静、修辞、炼字……) 4、上片小结:用“意象——意境——情感”法: (示例:诗歌上片写景,选取了澄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山河图,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美景的赞叹之情。) 5、指导背诵:点明时间地点景物特点的句子是哪句?写江、峰的是哪句?写船只、酒旗的是哪句?上下浑然一体的句子是什么?表示赞叹的是哪句? 女生集体背诵上片。 【研习下片】 看着眼前的美景,作为词人的王安石心中是赞叹的,然而在政治家王安石看来,金陵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江山依旧,而人事却早已变迁。眼前景引出心中情。 男生齐读下片。 眼前的景是乐景,心中的情却是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往昔”指的是? (六朝。补充:据历史记载,六朝共经历367年,变换帝王39代,平均一个皇帝执政不到10年,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变换之频繁,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是怎样造成的呢?请从文中找出4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豪华竞逐。倒装,倒装无非就是两个原因:押韵和强调,押u韵,强调六朝帝王竞相追逐。) 那么竞相追逐的结果呢?也用文中4字词语概括。(悲恨相续。) 六朝君王的灭亡都是由于竞逐豪华,文中又引用了39代君王中的一位来说明问题,是哪一位呢? (陈后主。点面结合。六朝39代君王“豪华竞逐”是面,陈后主豪华误国是点。) 写陈后主的“叹门外楼头”还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用典。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两句) 2、千百年来,六朝到宋代这段时期的人们对待六朝这段历史持什么态度呢?(漫嗟荣辱。漫,徒然;荣辱,偏在辱。只是徒然感叹时代变迁,物在国亡。没有总结教训 ,自然也没有吸取教训。) 3、王安石所处的北宋有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呢?何以见得? (没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典。杜牧的《泊秦淮》) 以此结尾,有何深刻内涵? (提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思考:①商女以卖唱为生,然而她唱什么决不能随心所欲,谁能有主宰权呢?②作者为什么还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多媒体出示写作背景) 王安石写这篇词的真正目的是?(借古讽今) 4、小结下片: 王安石一反“千古漫嗟荣辱”的怀古幽思,站得高看得远,借古讽今。希望当朝的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竞逐繁华”的局面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体现了他的忧国之思。正因其隐于现实,寄兴遥深,所以被推为“绝唱”。 5、背诵指导。下片实际上是有时间顺序在里面,有两个层面的点面结合。时间顺序:六朝、六朝到北宋,北宋当局。 学生大声背诵。请一位同学背诵。要注意感情的把握。教师可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全班齐背这首词。 站在今天我们读这首词,结合着当时的历史背景已经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桂枝香·金陵怀古》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