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永遇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永遇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分析: 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 重视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悟诗人与诗歌到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与感悟;在对诗歌的鉴赏中,实现对“美”的熏陶与追求。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过上学期对唐诗中两个模块的学习,在宋词的学习上,已经不再感到吃力了。他们已经掌握了的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对于作者李清照,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对于李清照为少女、为少妇阶段的作品风格以及思想感情,学生们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这篇李清照晚期南渡之后的代表作之一《永遇乐》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效果分析: 拓展练习: 学生对于李煜的这首《望江南》在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在手法的分析上,都能想到是对比或衬托或乐景衬哀情。能够答出在梦境中回到曾经的上林苑,用热闹繁华的上林苑来反衬自己现在被囚禁的哀伤之情。 练笔:我眼中的李清照 每一个对于李清照都有不同的认知。大都认为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幸福的,是明朗的,诗词的特点也是轻松明快的,偶尔带有一点哀怨那也是幸福的相思之愁。学生重点都谈了她的晚年,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她是不幸的,是孤寂的,是爱国的等等。而选取的这些文章,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李清照。他们认为李清照是勇者,是可以从容面对苦难的,是倔强的,是把一颗心揉进生活中的。为学生们的认知喝彩。 教材分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鲁人版教材《唐诗宋词(选修)》第四个模块《南宋的乱世词心》中第12课的课文。本课选取了李清照晚期南渡之后的两篇代表作《声声慢》和《永遇乐》。她身经家国事变,经历丧夫之痛,以高妙的词章,咏唱爱情,感伤事变。通过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达成能够理解作者感情以及主要的表现手法的学习目标。 《永遇乐》不同于李清照少女时期的明快开朗,与少妇时期的细腻哀婉,它是凄凉孤寂的。通过前期学生的预习,发现学生理解的易错点“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谢他酒朋诗侣”,通过共同探讨,来明确应是“我又是在哪里呢?”“对于春意我又知道多少呢?”“婉拒酒朋诗侣的邀请”,通过这些理解,不难看出作者身在异乡漂泊的孤单寂寞,对于外界一切默然的心态以及对于自己的人生国家深深的担忧意识,表达作者感慨“好景不长,物是人非”的伤感。 下阙是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需要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怕见夜间出去”的原因。通过探讨与总结,明确作者年龄老了,容颜逝去,不喜欢凑热闹了,害怕触景伤情,怕触动自己孤单寂寞的情感神经以及回忆起当年汴京时的热闹繁华,更触发自己亡国破家的伤感。此外,需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作者还要“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心理。这是一种矛盾的,尴尬的心理。 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再明确整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不难看出的是整首词通过景于景的对比,景与人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孤寂与伤感。再通过当堂拓展来巩固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让学生明白,“文章憎命达”,我们不是要可以美化苦难,毕竟苦难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人们的情感神经钝化,但是,面对苦难,我们依然要从容面对,把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揉进生活中,揉进作品里。 1、【当堂拓展训练】: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解析下面这首词。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2、练笔:写写你对李清照的认识 方识一名才女,温婉、端庄,明月映照她的脸庞,点点星光流入她的心房。有人在窗前作诗,卷一帘幽梦,嗅满腹芬芳,用一生柔情与沧桑化作纸上烟缕颤抖,晕开几股忧伤。李清照,又不同其他婉约诗人,她的哀伤仍带有坚强,她的孤独仍带有倔强,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又不乏对国家社稷的关注和忧虑。 (217班 刘思琪) 李清照是一个勇者。她在经历动荡之乱、丧夫之痛后,将所有悲痛转化为文学的力量,渴望用自己纤细的双手和柔弱的肩膀撑起一方天地。她不一定乐观,但一定从容;她不一定积极,但一定洒脱;她不一定热烈,但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火焰。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