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医学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题 4、通常每次吸痰时间为 A.30秒 B. 25秒 C. 20秒 D. 15秒 E. 10秒 5、为达到吸痰时充分吸净痰液的目的,最重要的细节是( ) A.吸净口咽部分泌物 B. 吸痰管尽量达到气管深部 C. 缓慢上提吸痰管时左右旋转 D. 延长气管内吸痰时间 E. 缩短吸痰间隔时间 答案 思考题 1~4 参考答案 1、下一步需进经气管插管吸痰技术。 2、吸痰前评估包括:(1)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测量生命体征。(2)评估患者口鼻腔有无异常。(3)评估有无吸痰禁忌症。 3、详见操作指南: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详见操作指南:并发症及处理。 思考题 5~8 参考答案 5、下一步需进经口鼻腔吸痰技术。 6、吸痰前评估包括:(1)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测量生命体征。(2)评估患者口鼻腔有无异常,有无假牙。(3)评估有无吸痰禁忌症。(4)评估患者合作程度。 7、详见操作指南: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8、详见操作指南:并发症及处理。 练习题参考答案 1.E 2.E 3.B 4.D 5.B 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评估肺部体征 关闭吸引器,调回氧流量,协助取安全舒适卧位 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吸痰过程中监测内容 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节律、心率与节律、血压、痰的性状、颜色、量,面色、口唇末梢紫绀情况。 尤其是注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当心率明显减慢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应立即停止吸痰并高浓度氧气吸入,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 吸引压力 成人 40-53.3KPa 儿童 40KPa 吸痰时间 每次吸痰时间 15秒 每次吸痰间隔 3~5分钟 吸痰前后充分给氧 2min 100%O2 4-6 L/min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 吸痰管的外径气管导管内径的1/2。 吸痰管插入的深度:气管插管插入约20-25cm,气管切开套管插入为12.5cm。 先吸气道,再吸口鼻;进吸痰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时不能在气道内上下提插。 吸痰前后2min纯氧的目的是预防吸痰时脱开管道引起低氧血症。 并发症及处理 吸入性肺炎 吸痰可增加下呼吸道细菌聚居,并发吸入性肺炎,更容易发生在经气管插管吸痰的患者。 临床表现:新出现的吸入性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此类患者吸痰时需先吸引口腔分泌物,然后在气囊放气后吸痰。 低氧血症 吸痰管口径的选择要适当;不宜反复刺激气管隆突处,吸痰过程中患者若有咳嗽,暂停操作。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过程一般应少于15秒;吸痰前后给予100%纯氧2分钟。 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适时静注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气道组织或支气管粘膜损伤 使用前端钝圆有多个侧孔、后端有负压调节孔的吸痰管。 吸引前先蘸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使其润滑。 插入长度为患者有咳嗽或恶心反应即可,有气管插管者,超过气管插管1~2cm;插入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 禁止带负压插管;抽吸时,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痰未吸净,可暂停3~5分钟再次抽吸。 每次吸痰前须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负压吸引力是否适宜。 支气管收缩/痉挛 突发哮喘样症状,肺部出现哮鸣音。 为防止气道痉挛,对气道高度敏感的病人,可于吸引前用1%利多卡因少量滴入,或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 一旦发生,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处理,并立即停止吸痰。 颅内压升高 与脑血流量变化有关。 临床表现为出现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吸痰,按颅内压升高处理 。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心电监护提示心律波形异常。听诊心律不规则,触诊脉搏缺如。轻者可无症状产生,重者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所有防止低氧血症的措施均适合于防止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相应处理。 相关知识 * 纤毛黏膜梯 (mucociliary escalator or mucous blanket) 熱氣 濕氣 摘自 采取吸痰急救措施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止损伤粘膜。 痰液粘稠的,可配合叩背、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吸痰过程中如出现发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 吸引器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损坏机器,储液瓶洗净后应盛放少量清水以免痰液黏附与瓶底,妨碍清洗。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保证呼吸机接头和吸痰管不被污染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