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对虾黑鳃病 [病因] 一是水质底质恶化 pH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二是细菌、真菌感染。 三是长期缺乏维生素C。 [症状] 鳃变黑,严重时鳃丝萎缩、糜烂和坏死等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诊断。 对虾黑鳃病 [防治方法] 1.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 换水; 添加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 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 2.细菌性黑鳃 口服0.2%氟哌酸等抗生素 3.因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黑鳃 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 (六)红体病 [病因] 一是WSSV或TSV等病毒性病原感染; 二是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 三是水质环境恶化; 四是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 [症状] 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体局部或全身发红。 红体病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并结合水质以及管理情况予以诊断。 [防治方法] 1.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 2.细菌性红体,可口服抗菌素等结合水体消毒。 3.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制剂。 4.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多维和大蒜等。 (七)弧菌病 [病原] 包括鳗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 [症状] 病蟹 体变白,摄食减少或不摄食。 腹部伸直失去活力,聚集在池边浅滩处死亡。 病蟹鳃组织中有不透明的白色团块 濒死或刚死的的病蟹体内有大量的凝血块。 病虾幼体: 不活泼,趋光性差 严重者在静水中下沉于水底,不久就死亡。 慢性感染者一般体有污物附着,急性感染者则无。 [流行] 河蟹弧菌病主要危害幼蟹、氵蚤状幼体。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夏季(25-30℃)。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高,蟹体受到机械损伤或敌害侵袭而体表受损,水质污染,投料过多等,导致弧菌继发性感染。 对虾幼体弧菌病以氵蚤状幼体Ⅱ以后的发病最高。这是因为此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残饵污染水体,滋生细菌所致。完全投喂活饵料的育苗池则发病率明显降低或不发病。 [诊断方法] 取发病幼体镜检来初步诊断。 [预防方法] 1.合理放养,3-6只/㎡,5-10g/只。 2.操作谨慎,避免蟹体受伤。 3.育苗池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 育苗工具用漂白粉浸泡1h以上。 育苗用水最好要经过沙滤。 4.投喂适量,及时换水。防残饵污染,保持水质清新。 5.发病季节,全池泼洒土霉素1mg/kg。 [治疗方法] 1. 治疗河蟹弧菌病: 2-3mg/kg土霉素或1mg/kg氟哌酸全池泼洒,3-5次。 同时口服土霉素药饵,0.1-0.2g/kg蟹,7d。 2. 治疗对虾幼体弧菌病: 用3mg/kg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3-5次。 同时口服土霉素药饵,0.5-1g/kg鸡蛋,蒸成蛋糕投喂,3d。 (八) 丝状细菌病 [病原] 主要是毛霉亮发菌,还有发硫菌 [症状] 丝状细菌可附着在对虾的卵、幼体、成虾的鳃和体表,以及河蟹的氵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体表上,不侵入宿主机体组织,不摄取宿主营养,与宿主共栖,不直接危害宿主。 但会影响虾、蟹呼吸;会使幼体蜕皮受阻,游泳迟缓,甚至沉于池底,逐渐死亡。 [流行] 一般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死亡,但它与固着类纤毛虫等同时存在时,其危害性加大。 流行广 没有明显季节性,8-9月(23-35℃) 盐度16。 (八) 丝状细菌病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与底质的清洁。 即清池消毒,养殖过程常冲注水。 2.饲料要营养丰富,投喂要恰当,促使幼体正常蜕皮与生长。 3.放养密度要适宜,切忌过大。 [治疗方法] 1.治疗幼体丝状细菌病: (1)加大换水量,并多喂适口饲料促使幼体尽快蜕皮。 (2)泼洒0.5mg/kg漂粉精或0.5-0.7mg/kg高锰酸钾。 2.治疗养成期的丝状细菌病 (1)泼洒10-15mg/kg菜籽饼,促使其蜕皮,蜕皮后并大换水。 (2)用1mg/kg氯化铜药浴,对控制该病也有一定疗效。 注意:不能用蜕皮的方法治疗封闭式纳精囊亲虾的丝状细菌病。 三、其他(一)牛蛙红腿病(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 [症状] 主要表现为后肢红肿,严重时后腿肌肉充血呈紫红色,并全身肌肉充血。 [流行] 好发于成蛙、蝌蚪; 越冬后最为常见(20℃) 牛蛙红腿病 [防治] 1.合理建池,独立进排水管,池底、四壁光滑。 2.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放养,避免擦伤,喂足饲料。 3.流行季节,可注射牛蛙红腿病灭活菌苗预防。 4.发病季节, 三氯异氰尿酸和生石灰间隔消毒,每周一次。 同时在投喂药饵。 复方新诺明50mg/㎏蛙,笫2-7d药量减半; 氟哌酸30mg/㎏蛙,连用4-5d。 5. 3-5%盐水浸泡20-30min。 (二)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白底板病或出血性肠炎) [病原] 病毒(原发); 细菌(继发) 嗜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