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 I 摘 要 我国黄土的覆盖面积约有 63 万 km2,是世界上黄土分布区域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其中约有 60%的黄土具有不同程度的湿陷性。黄土在天然状态下,结构强度较高,压缩 性较低,但当遇水浸入后,土的强度显著降低,湿陷性黄土在水和附加荷载的共同作用 下,原有的结构会发生破坏,从而产生湿陷变形。黄土湿陷可引发滑坡、崩塌、地面塌 陷等地质灾害,给黄土分布区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和预防黄土的湿陷 危害,弄清楚黄土的湿陷性成因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之上,对黄土的湿陷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首先, 通过对延安、泾阳、庆阳、固原四个地区黄土的野外调研、采样,并采用双线法对试样 进行室内湿陷压缩试验,分析了黄土湿陷系数与压力及土样埋深的关系。在注胶黄土切 片制样方面,用专门配制的胶结材料对黄土试样进行浸泡注胶,使土颗粒胶结在一起, 避免黄土在切片时颗粒散落致原有结构被破坏,以使观察的孔隙结构更接近黄土实际的 孔隙形态。其次,借助光学数码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湿陷前后的土样微观结 构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土样在湿陷前后的微结构变化特征。然后,分别从微结构变化特 征和微结构力学机制方面对黄土的湿陷成因做了解释,黄土浸水发生湿陷是多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黄土中所特有的孔隙结构体系为其湿陷提供了空间,黄土在天然状态下, 胶结物主要赋存在骨架颗粒的接触部位,当黄土被水浸入后,接触点上的平衡力发生变 化,颗粒间的部分胶结物被溶解,部分黏土矿物被软化,原有的骨架颗粒排列顺序被打 乱,使部分颗粒散落入孔隙中而发生重分布,最终导致黄土发生湿陷变形。 最后,利用 IPP 图像处理软件对湿陷前后的黄土切片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湿陷后的黄土比湿陷前的黄土微孔隙增多 31.18%,小孔隙增多 54.07%,中孔隙减少 30.49%,大孔隙减少 90.14%。这说明黄土在压力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土中的孔隙被压 缩,大孔隙和中孔隙的数量逐渐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的数量逐渐增多,为黄土的湿陷 变形提供了空间。结合矿物能谱分析,引入线性规划法计算了黄土中主要黏土矿物的含 量,并分析了不同地区黄土中黏土矿物的含量与湿陷性的关系。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微观结构;湿陷成因;定量分析;黏土矿物;线性规划 Abstract Covering an area of about 630,000 km2 of loess in China, i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loess region in the world, of which about 60%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Loes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bility is rather low, but when immersion in water, soil strength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llapsibility loess in water and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dditional loads, the original structural will be destroyed, resulting in collapsible deformation. Loess collapsibility caused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 collapse and land subsidence, causing huge losses to many region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o reduce and prevent harm of collapsibility loess, clarify the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causes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a lot of previous work, the paper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First of all, through to Yan an、Jingyang、Qingyang and Guyuan in four regions of loess field investigation, sampling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