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9-“我”看斯大林
“我”看斯大林,留待后人评 在人物评价教学中,作为教师,我感觉掌握评价人物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并不难,难的是搜集课程资源,依据史实材料进行评价,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本文通过虚拟历史情境,粗线条勾勒出人物面目,让学生走进历史时空,体验真实人物,还原历史真相,为换一个“视角”评价历史人物,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欢迎各位方家献花,更欢迎拍砖。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2011年3月5日(3月5日,斯大林逝世的日子),我校派出了一个9人考察团,乘坐“时光列车”,穿越“时空隧道”,分赴莫斯科、华沙、北京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搜集了许多人物信息,形成了一个不太成熟的“考察报告”,功过是非,见仁见智,留待后人评说。 【列宁】1924年1月21日下午,首都莫斯科,考察团成员首先采访了弥留之际的列宁。我的遗嘱:“……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那么真实的斯大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先来听听一位苏联农民的评价。 【苏联农民】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晚上,考察团成员采访了一位劳作一天刚刚收工回家的农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国家作出农业集体化的决议4年后,我才加入集体农庄的。我原来是个体农民,现在成了集体农庄的庄员。不过,很多农民不是自愿加入农庄的,而是政府用行政命令强制的。” 【苏联工人】在莫斯科的一家拖拉机厂的集体宿舍,考察团成员采访了一位刚刚上完夜班轮休的工人:“我们工厂刚刚建立不久,能生产出自己的拖拉机,感到很自豪。在我们工厂,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我的很多朋友在汽车厂、兵工厂、水电站等工厂企业工作,工作热情都很高。 【美籍移民】苏联的一位美籍新移民:“当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时,相对于西方各国的哀鸿遍野,此时的苏联经济却高歌猛进。这时,很多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十多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我就是刚刚移居苏联的一位美籍移民。” 【丘吉尔】英国首相:“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考察团】您是一贯坚决反共的,但是,您为什么又如此赞扬斯大林呢? 【丘吉尔】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把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结论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在短期内一跃而起,成为当时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大工业国家。这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也是其主要功绩之一。 【苏联农民】伊万诺夫。一天,我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我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我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柴。”我气怀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很多人都说是一个笑话,这可是我的亲身经历啊!别人感觉好笑,可我怎么也笑不起来。不仅笑不起来,我简直就想哭。这是为什么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农民的生活状况啊! 【考察团】您是不是应该去认真反思你们的生产发展的模式呢? 【苏联农民】是啊,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使我们的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毋庸置疑的是,人均农业粮食产量也是逐年递减的,1928年人均470公斤,到1933年是440公斤,到1940年是420公斤。这么微薄的收入,怎么养家糊口啊?!这可叫老百姓怎么活啊! 【结论二】说到底这是苏联领导人所推行的体制的弊端,使得农村经济和生产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并得不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粮食供应状况受到极大影响。 【列宁秘书】列宁的贴身秘书:列宁病危,召斯大林来到床边:“斯大林同志,我很想把我的位子交给你,可是我担心人民不肯跟你走!”斯大林回答:“放心吧,列宁同志!如果他们不跟我走,我就叫他们跟你走!”虽说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斯大林凶狠残暴,并且对人民犯下了大量罪行。这种管理国家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结论三】这是事实。在30年代苏联的“肃反”运动中,成千上万的干部遭清洗、被镇压。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这是斯大林统治残暴、专断独裁的一面,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之一。 【苏联老兵】经历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红军:“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他统帅苏联红军打败法西斯德国,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损失很大。” 【波兰老兵】波兰“卡廷事件”的幸存者:“二战中入侵波兰的不仅是德国,苏联在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