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间谍活动方式探究.docVIP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间谍活动方式探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间谍活动方式探究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间谍活动方式探究 关键词:甲午战争;间谍活动;方式 。 一、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军事绘测 在战场上,地图被誉为“军队的眼睛”,是组织指挥作战不可或缺之物。敌对双方都会千方百计地获取对方地图,以期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把握战争的主导权。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德川幕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荷兰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即便如此,日本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仍然知之甚少。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中国很快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主要对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为了能够战胜中国,不遗余力地获取中国地图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中央情报机构早在1871年就设立了专门的测绘部门——间谍队,负责侦察地理和测绘编辑地图,并在1889年正式成立了陆地测量部。虽然受客观条件限制,测绘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参谋本部派往中国的间谍仍收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日本设立测绘部门“间谍队”后不久就开始了对华军事绘测。1873年6月,日本间谍福岛九成花费数月时间绘测台湾,为第二年日本侵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此后直至甲午战争前,日本派往中国进行军事绘测的人员不断增多:比如岛弘毅、石川浩太、青木宣纯(化名广瀬次郎)、小泽得平等人,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东北、京津等地。海军武官井上敏夫按照参谋本部指示,“亲临渤海湾航道,大连湾、旅顺要塞、威海卫要塞、天津、塘沽等地,对地理水文数据和设防情况进行了详细侦查。[1](P179)”他们的工作极为详尽:“从渤海直到山东下来的海岸线,硬是用铅垂线测量一遍,画了海图。他们的情报,详细到每个村庄有多少人、几口水井。[2](P64)”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了能够顺利攻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日军派出大量间谍在战略要地测绘地图,比如1889年,派遣木村丑德绘测山东;1895年2月,派人以金州为核心,绘测整个辽东半岛。“在山东半岛战役后,从烟台到威海卫、荣成、胶州湾一带的地形路况尽在掌握。[2](P65)” 二、创办间谍组织 1.玄洋社和乐善堂 甲午战争前,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是由日本浪人于1881年成立的“玄洋社”,这是日本陆军特务机关,是日本在隐秘战线上的主力军,其成员主要有山崎羔三郎、钟崎三郎、藤崎秀等。在甲午战争期间,他们行踪诡秘,四处打探情报,一般隐藏于日本侨民之中,一旦被清军抓获就自我了断以报效国家。 玄洋社的核心间谍之一是岸田吟香,他接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赫本研制的水溶性眼药配方,取名为“精锜水”,在中国开办上海乐善堂进行贩卖。他经营的上海乐善堂还涵盖出版业务,面向中下级阶层普及文化。当时中国人接受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孔孟儒家之道,主流书籍仍然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但卷帙浩繁难懂。岸田吟香采用日本“文库本”形式由大化小出版,比如将《海国图志》拆分为《筹海篇》、《英吉利国志》、《俄罗斯国志》等袖珍本,由于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书籍颇受中国人欢迎,他本人也藉此跻身于中国文人之列。为了便于从事间谍活动,他还在上海创办了“玉兰吟社”。岸田吟香曾向荒尾精建议:“最好化装成商人,在汉口设立乐善堂支店,可分头派人赴中国各地,既可掩人耳目,又可供调查费用。[2](P71)” 日本在华谍报的中枢机构是1886年在汉口成立的乐善堂,它其实是兼药房和出版社于一体的上海乐善堂分号。汉口乐善堂主要由荒尾精负责,他野心勃勃,在刚从陆军教导团毕业时,就梦想“略取中国,然后施仁政,以图复兴亚细亚”[2](P71),因而深受陆军大臣大山岩赏识。其他成员包括宗方小太郎、井深彦三郎、山内岩等。 汉口乐善堂有相当严密的组织系统:内部自称“我党”,谍报人员分为“内员”和“外员”两类,“内员”负责资料收集汇总和经营管理等,“外员”则多为一线间谍,要求从军事、经济角度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项目细分为土地、人口、阵营、运输、兵制等。汉口乐善堂间谍在外出行动时多以售卖眼药水和书籍为掩护,边走边卖以减少活动开支,他们收集的情报范围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2.日清贸易研究所 1890年9月成立的日清贸易研究所,是继汉口乐善堂之后又一家谍报机构,它位于上海英租界大马路泥城桥畔,由荒尾精、宗方小太郎等人创办。在创办日清贸易研究所的过程中曾得到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和大藏相松方正义的支持。 日清贸易研究所由荒尾精任所长(1890年11月以后由根津一代理),由于经费短缺,最后只招收了原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半。日清贸易研究所学制为四年,其中一年为实地调查。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英语和中日问题等,目的是培养全面了解中国的“支那通”。 在甲午战争期间,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引起清政府注意,间谍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制定了周密的暗语系统,如“上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