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业发展 - 机构沿革.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工业发展 - 机构沿革

经济编 第二章?工?业 第一节?机构沿革 1953年,三角只有联合木工组,由4家造船厂及农具厂合并,主要生产排水木梪和运输入泥的农艇农具,均属个体经营。 1958年,三角先后并入黄圃公社和民众公社管理。1961年,三角成立手工业管理所,管理企业和办理手工业执照手续。1963年,大公社(黄圃公社)解体后,成立三角人民公社,重组资源把原来在大公社从事铁木器人员调回兴办造船厂、铁木农具厂、五金厂、砖厂等一批企业。1965年,成立中山县二轻局三角二轻站,同年成立工交办公室。1971年,成立三角公社工交革命领导小组。 1984年,成立三角区农工商联合公司,设正、副经理,下设办公室。 1985年,为适应由农村化过渡城市化,农业化过渡工业化,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投入工业化建设,设立两个经济实体,以发展工业和管理,成立三角工业开发公司和三角工业公司。 1988年,成立三角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管理三角工业公司和白里口工业材料公司。1993年,两个公司合并入三角镇工交办公室。1998年,成立高平工业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金鲤工业区管委会,设办公室、建设发展公司。2002年,成立三角镇经济贸易办公室,管理高平、金鲤两大工业区和各村工业小区。2005年,经济贸易办公室和下设机构不变。 第二节?工业发展 三角镇传统的家庭式手工业已有较长的历史,民国初期,手工业经营主要分布在万和圩(现三角圩),万安圩(现沙栏圩),万利圩(光明新圩)。早期有荣隆木铺、湛伦木铺、万源祥酒厂、谭志酒铺、万安酒铺、古盛酒铺等。1930年后,酿酒业兴盛,万和圩增设有李来的“培利源”酒坊,梁晃酒坊及李兴、陈月满、刘维等酒坊10多家,同时期,小五金制造、车衣铺、簑衣针造(防雨披衣),有舂米专卖店等近50家,糕点蒸制近30家,竹织加工、木器具制造近10家,有北宁社的合和糖厂,位于光明乡的陈日糖厂,合成、合力糖厂,位于爱民川山桥侧的振兴糖厂,和平乡的公益糖厂,爱国宝丰糖厂,东南乡的富国糖厂等10多家。 1950年后,五金制造、木器、车衣、竹织等工业和手工业逐步由私营转为集体所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工农业逐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发展,先后成立三角农机维修服务站、鱼苗场、石场、砖灰厂、运输站、铁社(五金)、木社、车衣、竹织等企业和手工业。人民公社初期,企业多为农业服务。1963年,工业总产值23.8万元。1964年,三角船社、结民木厂、铁社等单位生产利润较高,签订社队制造大小农艇1334只,维修1590只,总产值11万元。铁社生产菜刀、禾镰、草刀、铁犁耙等农用工具近10万件,总产值15.16万元。1965年,农机维修服务站扩大业务,负责培训全社农机工作人员和对外加工,更名为三角农机厂。20世纪70年代,社队企业(以砖瓦厂为主)发展很快,原公社砖厂由用手制改为机制,年产红砖1000万块,至1975年全社已有砖瓦厂80多家。1979年,有集体企业16家,工业门类仍然以五金加工、竹木器制造和其他手工制品为主,工业总产值237.8万元。 1984年,规划白里口为工业发展区,次年,白里口工业区开发全面启动,申报注册为白里工业材料公司,同时设立三角工业开发公司,申报注册为三角工业公司,两大经济实体公司的成立,加快三角区的农业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过渡的发展。198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三角镇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同年,率先在白里工业区开办第一家内联企业——三角钉厂,该厂与拉丝制钉、焗线为流水线生产作业制。1988年,年产量为4000吨,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同年,荣获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乡镇企业局授予“香山牌圆钉”优质产品称号。白里工业区利用水陆交通和具有千吨级货运码头优势,先后开办电线电缆、木箱包装、玩具、线码、镀锌、漂染、轧钢等企业,聘用管理技术人员和有工人2000多人。三角工业公司有制衣、五金加工、农机、饮料、食品、酿酒等企业,1992年,已发展工业企业210家,工业总产值1.87亿元,是1979年的78.6倍。 1994年,南三公路建成和接通番中公路,镇政府搬迁至五福围,并在五福围设立新城工业区,村办企业迅速发展。先后设立爱国、结民、光二、东南、东平、沙栏等村办工业区,工业门类有五金、造纸、电器配件、服装、皮具服装、印染、包装等,重点引进合资和“三来一补”企业。1997年实现工业产值6.9亿元,比1990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33.6%,合同出口总值2125万美元。全镇有各类外资企业51家,三资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1040万美元。1998年,确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方针,对原规模小、效益较差的集体企业改制。在高平设立以化工为主的微污染工业化工区,设立漂染、水洗、电镀、线路板、造纸等项目功能区,同年10月,成立中山市三角镇高平化工区,规划以化工、轻工、科技、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