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全科医学中的预保健服务
基本原则: 1.普遍性 即该卫生问题在社区中普遍存在,通 常以某种问题发生频率的高低来表示; 2.严重性 即该卫生问题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影响很大,后果较为严重; 3.紧迫性 即该问题必须在近期内解决; 4.可干预性 即该问题能够通过某些特定的措施 或活动加以解决或改善; 5.效益性 即在相对固定的资源条件下,解决该 卫生问题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最 佳(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第五章 全科医疗中的预防服务 概述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方法 常见健康/行为问题的临床预防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临床预防 第一节 概述 预防医学概念及内涵的演变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涵、特点及内容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是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影响健康和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应用卫生统 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理,探索病因和分 析这些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并通过有效的公 共卫生措施实施预防,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伤 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目标。 预防观念的转变 医学的根本目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健康 疾病 伤残或死亡 全程预防-预防观念的扩展 个体和群体 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慢性病预防的区别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 现代预防医学发展史 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 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我国处于两次革命并存时期 第一次卫生革命 时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核心任务:控制与生物因子有关的疾病,如传染病 和营养不良; 标志成果:人类战胜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 意义:认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 掌握了一套系统的群体预防的措施; 将个人防病扩大到社会性预防,卫生学的概念 扩大为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措施与方法:免疫接种、隔离消毒、检疫监测,消 灭病媒动物、自埋垃圾粪便,重视食品 卫生和安全用水等。 牛 痘 天花的历史 以毒攻毒 人痘 痘衣法 、浆法、旱苗法、水苗法 牛痘(vaccinia)-天花的有效疫苗 1979年,WHO宣布消灭天花 第二次卫生革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非传染性疾病 一些数据: 2000年我国死亡731万人,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50万(34%)、癌症140万(19.3%)、慢阻肺128万(17.6%)。 全国高血压1.6亿,18-59岁劳动人口中1.1亿,知晓率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 第二次卫生革命 主要任务: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严峻形势: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 疾病; 传统的单纯以人群为对象的公共卫生 措施难以很好地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等慢性病。 主要措施:强调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一级预防 措施,重视临床预防;扩大和丰富预防医 学的内涵。 预防医学任务再次转变 群体预防——个体与群体相结合 生物学预防——生物-心理-社会预防 独立预防——综合性预防 公共卫生人员为主体——以社会医务人员为主体 以社会为责任——社会、家庭和个体责任相结合 被动接受——主动参与 慢性病预防与急性传染病预防的比较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涵、特点及内容 一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涵 临床预防又称个体预防。指在临床条件下,由临床医务工作者向病人、健康人、无症状者提供的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涵、特点及内容 二 临床预防服务的特点 适宜于临床环境 以病人为导向(个性化) 以医生为主体 强调社会、家庭、病人的共同参与 个体化、全程的、防治结合的卫生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涵、特点及内容 三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