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后发生硬结原因分析与护理.docVIP

肌肉注射后发生硬结原因分析与护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肉注射后发生硬结原因分析与护理

肌肉注射后发生硬结原因分析与护理   【摘要】 治疗手段和护理操作。用于肌注的药物种类较多,又因患者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胖瘦等,致机体脂肪层与肌肉的厚薄均有差异,若注射时忽略考虑针头选择、进针深度等因素,注射后轻者可能出现疼痛,重者可因药物吸收不完全致组织、神经或血管受损,出现局部感染、瘀血、硬结,甚至形成皮下钙石[1]。其中硬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产生不仅影响病症的治疗,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加剧患者的痛苦,因此了解肌注后硬结发生机制和原因,并实施相应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肌肉注射是最基本的给药途径,在注射过程中,常可因药物、护理人员、患者等因素,致药物吸收不良,肌组织发生难以逆转的受损、萎缩、变性,引发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临床预防肌注后硬结的手段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道德、药理知识和肌注操作水平为主,而硬结发生后,护理方法主要有局部按摩法、湿热敷法、土豆片或白萝卜片敷法、硫酸镁湿敷法及湿润烧伤膏涂抹法等,视患者病况不同,可单一使用,也可联合上述方法。   【关键词】 肌肉注射;硬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43-02   肌肉注射(简称肌注)是一种常用给药途径,是最基本的临床总结我院研究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肌注后硬结的产生原因   肌注后产生硬结的原因,主要有:①药物因素:肌注用药主要有溶液、混悬液、油剂、粉剂及结晶等,药物理化性质、pH值、剂量浓度不同,致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与硬结形成密切相关,若溶液浓度过高,又属高渗状态,不易吸收,反而可吸收周围组织水分,致局部肿胀,形成硬结;某些药物若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多次,也可致硬结形成;若药物粘稠度大,溶解度小,扩散吸收较难,可因吸收缓慢致硬结形成;某些药物如氯喹等易在注射处析出结晶,吸收较难,产生硬结;药物化学刺激性强,如氨茶碱、氯霉素等,可致注射部位疼痛,甚至产生硬结。②护理人员因素:多因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操作不规范,考虑问题不全面而致,如注射时动作粗暴,或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致肌纤维受损、萎缩、变性,且不易逆转,形成硬结;未考虑患者肌肉和脂肪层厚度,注射药物深度不够,仅注入血管分布少的脂肪层,一段时间后易析出结晶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注射时带入肉眼可见微粒等异物,刺激机体的防御系统,致巨噬细胞增生,形成硬结;注射时带入消毒液,如碘伏等,对肌组织刺激大,影响吸收致硬结形成;注射时推药速度过快,致组织间隙瞬间受压过大而受损,形成硬结。③患者因素:患者机体差异也可致硬结形成,如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层厚,或是躁动患者,注射时针头移动,均可致深度不够,未达肌层而形成硬结;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体质差的患者,血液循环较差,也易形成硬结[2];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如紧张、恐惧等情绪,易致肌肉紧绷,影响药物吸收,致硬结形成。   2 肌注后硬结的预防措施   针对肌注后硬结形成的各方面原因,本组总结并了以下预防措施,具体有:①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类肌注药物的药理,尤其重视其对肌组织结构、内环境、生理及生化等的副作用;②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肌注的操作技术和流程,树立无菌观念,重视可能带入微粒的各个环节,以免微粒污染发生;③视具体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杜绝滥用肌注法,必须肌注时,应限制刺激性大、难吸收类药物的使用,若必须使用可用Z型肌注法,以减少药液与其他组织接触,降低硬结发生率[3];④充分考虑患者机体差异,选择最精准的肌注深度,特别是脂肪层较厚的患者,确保药物被注入肌层;⑤选择合适的针头,通常以锐利的针头为宜,对于长时间注射患者,注射点要分散,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股外侧肌及臀肌等交替注射,注意控制推药速度,以免局部刺激过大;⑥重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对家属强调肌注后保持局部清洁的重要性,以防感染,必要时可予以局部热敷或按摩,促进血压循环,以加速肌注药物吸收,阻碍硬结形成;⑦注射前,观察患者情绪,若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先予以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谈话,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分散其注意力,放松身心;若为儿童患者,可鼓励家长协助工作开展。   3 肌注后硬结的处理   3.1 局部按摩 局部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感,帮助水肿消退,具体方法:先在硬结部位置干净纱布,用中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纱布上按摩,注意动作缓慢,力度适当,顺和逆时针方向各50周,每日2次。   3.2 湿热敷法 热敷可帮助扩张血管,增强血细胞吞噬和新陈代谢功能,以改善血运情况,同时可减弱痛觉神经兴奋性,帮助改善肌组织缺氧及炎性水肿情况,具体方法:先将纱布或毛巾置于60℃的热水中浸热,取出拧至不滴水后,轻敷于硬结部位,用保鲜膜覆盖,再放置热水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