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黄州寒食诗贴》艺术风格.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苏轼《黄州寒食诗贴》艺术风格

论苏轼《黄州寒食诗贴》艺术风格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纵33.5厘米,横118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此帖以手卷形式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第3年寒食节),无款及年月。诗句为五言二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作为诗,它是诗人当下真情的流露;化而为帖,也成为了世代楷模。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困顿、失意、郁闷、彷徨。但他将自己“胸中盘郁”(米芾《画史》:“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书画一理,其书已当如是观)发愤而为艺术创作。他的《黄州寒食诗帖》、《前后赤壁赋》等诗文书画艺术作品,对其后崇尚意趣的文人书画风格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如对后世赵孟?、董其昌等文化领袖的文人书画理论;对后世以“赤壁”为题的绘画(如金人武元直《赤壁图》、元代吴镇《赤壁图》);对以“赤壁”为题的书法(如元代赵孟?行书《赤壁二赋》、《书前后赤壁二赋》、明代文徵明《书赤壁赋》、文徵明《书后赤壁赋,顾大典画册》、明代董其昌《书前后赤壁赋》、明代张瑞图《书后赤壁赋》、清代张照《临苏轼赤壁赋》、清代沈初《临苏轼赤壁赋》、民国高逸鸿《书赤壁赋》)等都发生了深远影响。   从艺术创作状态与风格视角而言,《黄州寒食诗帖》有感而发,苍凉惆怅,诗、书俱出自然。单从书写上看,通篇起伏跌宕,迅疾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笔断意连,率意而为,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变化极为丰富;其章法亦因形就势,率意而成,时而旁增其文字脱漏,间或又行间增字,徒增逸趣,其心意???至,一片烂漫,与现今书画家为参加展览的矫情创作、装腔作势可谓大异其趣。黄庭坚在其《黄州寒食诗跋》中感叹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正是真正书画独创家解衣磐礴、超然物外的真性情自然流露的典型体现。元代鲜于枢则把《黄州寒食诗帖》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对此董其昌亦有跋赞,他说:“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要透彻理解《黄州寒食诗帖》的精神内蕴,宜知创作者的艺术历史语境及其时代的深层艺术趣味。众所周知,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书法,主张和强调了率尔天真、逸笔草草,追求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有唐以降书法追求外在严谨法度的审美趣味,而将心灵、性情、文化素养等内在的性情要素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传达其胸中郁结与率真性情,即是不同于古人之“尚意”书法,如苏轼自谦“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心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其技虽未尽道却能独出胸臆,可谓知“道”了,他对玄奥艺理的深刻领悟来源于他追求内在自由境界的佛道学养与他的高深的艺术创作实践,“尚意”是他理论与实践的心领神会的结晶,《黄州寒食诗帖》即是时代审美趣味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典范。   “寒食”二字也许正是我们洞悉其深层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关键――寒食对于苏轼,颇如麦城之于关羽,都是人生的窘境,日暮途穷,困厄之至。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论功行赏时却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悄然隐居介休绵山。后重耳悔悟,请他下山,不从,重耳不得已烧山逼他出来,介之推母子抗志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的义举,下令在介之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三日吃冷饭以寄哀思,“寒食”由此而来。   公元1082年,苏轼适值寒食,心境低落。放眼望去,偌大的黄州城家家柴灭灶冷,一片萧瑟,与往日炊烟袅袅、充满生活气息的黄州城迥异,苏轼本就处于人生低谷,政治与生活双双陷于失意、困顿,而“寒食”的清冷之境恰如一根导火索,使贬谪以来长期郁积在心中的痛苦感受不可抑制地爆发了出来:“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积年苦雨,暖春似秋,更加病后初愈。心境不好,凄凉之感顿生。《黄州寒食诗帖》诚其此时心境写照也――年年欲惜春去矣,黄金年华付水流。此诗帖一气呵成,一改他往日严谨节制的面貌,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浑然天成。“卧闻海棠花”,苏轼以物喻人,以海棠之贵、幽谷佳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不幸命运。“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则是说海棠花被造物主暗中负去,实谓海棠花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的自然凋谢。海棠花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