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家畜与环境PPT
一、适应的概念与原理 4.白纳德法则(Bernard,1876) 随着气候的变化,畜体内部也呈现一定反应与变化。动物身体的外周部位(耳、四肢、蹄冠、脚等)的温度,是借助血液循环来进行调节的。 白纳德研究兔子的耳朵时发现,兔子耳朵的血管在天气极热时增加了血流量,以加快散热,寒冷时则减缓血流量以保持体温。若按重量计算,耳朵的表面面积比例很高。 后来芬德里( Findley)提出,牛及其他动物也都具有这种“血管调节机能”,所以其身体的外周末梢部位能够耐受极低的温度。 (二)适应的基本原理 北美麝牛 二、适应的类型(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 ) 1.体型 2.腿与脚 3.嘴与消化道 4.体被 :(1)皮肤颜色 (2)皮肤厚度: (3)被毛 (4)汗腺 5.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和局部化脂肪 (一)形态适应(气候因子是关键) 图2-4 光照周期对被毛的影响 二、适应的类型(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 ) 家畜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行为和各种器官产生反应,维持体内平衡 体内平衡包括:热平衡(能量平衡)、化学平衡(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循环平衡(心脏和血管的调节机能)等。 (二)生理适应 图2-5 动物体内平衡示意图 正常进行适应调节,不出现异常表现,生产性能没有下降,不发生疾病,这就是达到新的体内平衡,也就是动物对这种生态环境能够耐受与适应。 图2-6 在南撒哈拉地区夏季两种动物体温的日变化 T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反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适应的类型(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 ) 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引起了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且这种遗传改变能世代传递,故称之为动物对环境的遗传适应。 (三)遗传适应 二、适应的类型(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 ) 1.遗传适应与自然选择 2.遗传适应与遗传多样性 3.遗传生态分化与生态型 (三)遗传适应 图2-7 长期的遗传反应:耐干热适应 三、家畜的风土驯化与引种 风土驯化( acclimatization)是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家畜能否达到风土驯化,不但要看其种群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能否生存、繁殖、正常地生长发育,还要视其是否能够保持原品种的特征和生产性能。 家畜风土驯化主要是气候驯化和饲养条件驯化 (一)风土驯化 三、家畜的风土驯化与引种 家畜的风土驯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直接适应,即家畜在新环境条件下,在行为上和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反应,直到基本适应新环境条件为止;这种新的环境条件,一般属于该品种的耐受范围,故能达到风土驯化的目的。 二是定向改变遗传基础,当新环境条件超越了该品种的耐受范围,家畜就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反应,甚至发病、死亡;此时通过人工选择的作用,淘汰不适应的个体,留下适应的个体,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使家畜群体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 上述两种途径不是孤立的,在实践中往往是首先通过直接适应,然后经过人工选择,使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达到风土驯化。 (一)风土驯化 三、家畜的风土驯化与引种 引种有三种方法: 1.家畜适应环境 2.改变环境来满足家畜的需求 3.在生态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内引种,找到其潜在的生态区域 其中第三种方法最切实可行。 (二)家畜引种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章 家畜与环境的关系 延边大学 动物科学系 环境 家畜 讲课内容 家畜环境及生态因子 环境对家畜的作用 适应:遗传适应与自然选择 家畜的风土驯化 应激 家畜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家畜环境的类型与生态因子 一、家畜环境 家畜的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生产与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 家畜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可调性) 1、家畜在从外界环境中不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同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2、家畜也影响着周围环境,其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 表2-1 家畜环境因子的构成 三、 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明显地、直接地影响家畜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子称为家畜的生态因子,对家畜生存和发展作用不明显的或没有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非生态因子。 家畜的生态因子划分为: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社会因子三类。 家畜生态因子构成 1.气候因子 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短长日照-) 2.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因子。 3.地形因子 包括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因子 4.生物因子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5.经济因素 主要指经济发展导致的市场需求而对家畜的影响。 6.科学技术因素 主要指科学技术手段对畜禽品种形成和改良、形态和生产性能变化产生的影响。 7.社会习俗 某些地域的人或有特殊爱好的人对家畜的品种、作用和功能有特殊的要求,如斗牛、斗鸡的习俗,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