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偏倚及其控制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偏倚及其控制PPT

; 研究的解说涉及到研究的真实性的问题。研究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是否获得正确的结论,而真实性需要通过变异性估计来确定。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变异性(variability) 研究结果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变动或波动。;某个体特征测得值的变化,是个体真值随时间的改变,或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变化。; 日间变异 年龄 膳食运动 环境;个体的累计变异 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并受环境影响 常大于个体变异 根据群体的变异范围确定“正常值”范围,用于判定个体测得值是否“正常” 群体水平的变异性受测量误差影响;通过不同样本研究所得结果的差异性 为什么高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是不利的或不健康的? 这可以在关于血清总胆固醇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呈正相关的研究中找到答案。 如Framingham心脏研究。;描述性结果的样本变异性; 在图8-1中,群体高胆固醇率为25%,样本A为40%,样本B为20%,样本C为0%。 增大样本含量,样本的变异性会减少,样本的高胆固醇率对群体的代表性会增大。;分析性结果的样本变异性; 如图8-2,研究A和B中膳食改良组五年内发生心机梗死的风险为9%,而降胆固醇药物组为6%。 研究A样本较小(200人),两组效应指标(心肌梗死风险)的95%可信限较大,发生重叠,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B样本较大(2000人),两组效应指标(心肌梗死风险)的95%CI较小,未发生重叠,有显著性差异。; 样本越大,效应估计值的抽样误差越小(95%可信限越小),统计检验能发现的两组间效应差值越小。 样本非常大,两组间差异很小的效应值也会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但这很少有生物学或临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 真实性(效度) 定义 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 ; 系统误差称为偏倚 来自于对象选取、测量和统计分析等的方法学缺陷,有固定方向和固定大小的误差 。 随机误差 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增大样本含量可减少,没有固定方向和固定大小,一般呈正态分布。 ;二、内部真实性 ; 三、外部真实性 ; 在实际研究时,需要综合平衡考虑 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 ; 1946年,Berkson做最著名的偏倚研究并给予证实,又称为Berkson偏倚。 1976年,Miettinen详细讨论了偏倚的定义,并给出分类框架,分三类 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一、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 描述性研究的选择偏倚 主要体现在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上 如不是采用随机抽样而是使用方便样本,或某些特定群体(志愿者、因特网利用者等)造成的外部效度(外推)受限问题。 控制方法 尽量采用随机抽样,避免样本选取的偏向 对特定群体的结果在外推上要谨慎等 ; 分析性研究的选择偏倚 主要体现 研究对象进入、排除、不参与或失访等与研究暴露或处理因素存在关联,由此增大或减少暴露与疾病、处理与效应的关联,导致效应估计的偏倚。 控制方法 选取具体环节或已选取人群的具体特征 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否同暴露或处理因素有关;常见选择偏倚 入院偏倚 失访偏倚 志愿者偏倚 ; 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 把握选取环节或已入选对象,是否存在人为增大或减少研究因素与结局的关联程度 控制方法 严密掌握对象选取的各个环节,注意选取对象的代表性,增加应答和减少失访等 ;二、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无差异性错误分类和差异性错误分类; 差异性信息偏倚的两种常见类型 回忆偏倚(recall bias) 产生于研究对象记忆过去活动和暴露能力的差异。 调查者偏倚(interviewer bias) 产生于调查者对研究对象有差异性地收集信息。采取盲法,可以降低调查者偏倚。; 为了减少错误分类以及改善测量的准确性,研究者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学标记物(biological markers)。它们可以用来测量易感性、内暴露(实际进入体内)剂量或生物学效应(剂量)等。;三、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 判定原则 比较混杂因素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