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遗书中装帧形态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影响
敦煌遗书中装帧形态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影响
摘 要:本文从敦煌遗书的装帧形态入手,分析敦煌遗书的各类装帧形态设计及使用方式等,重点从敦煌遗书的装帧形态与当代书籍切口设计、书籍外形创新设计、书函设计角度,分析当今的书籍设计应该如何去借鉴和创新,创作出实用性高、具有艺术价值的装帧设计作品。
关键词:敦煌遗书;切口设计;外形创新;书函设计;装帧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The Impact of Binding of Dunhuang Remained Books upon Binding Design of Modern Books
LIU Zong-ming1,2, ZHOU Jie-lan?3
(1. School of Mechanism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2. School of Furniture and Art Desig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7;
3. School of Package Design and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一、敦煌遗书中的各种装帧形态
敦煌遗书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献,对于推动中国的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语言学、艺术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敦煌遗书的装帧形态主要有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
1.卷轴装
卷轴装是敦煌遗书中存书数量最多、时代最早的装帧形式。卷轴装由卷、轴、镖、带四个部分组成。“卷”是卷的本身,即以纸或嫌帛作成的;“轴”通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是用以旋转便利舒卷的,帝王贵族往往用珍贵的材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金、玉等。卷子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品糊在前面,叫做“镖”,俗称包首。镖头再系上丝织品的带子,“带”用作缚扎,可以通过飘带的颜色来鉴别书籍。有时也可以在卷轴头部挂一签条,标明书名、卷次等,以便检寻。[1](P.6)敦煌文献中的卷子长短不一,较长的可达八九十尺,一般的约为三四十尺,最短的往往仅有数行字,大多是长卷的残片。[2](P.22)
2.旋风装
旋风装,也称旋风叶。关于其装帧形式由于缺少实物,所以各种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科学的解释为:将书页一侧码齐,在纸边涂上糨糊逐页粘牢,再沾上一根木棍或用一根劈开的竹棍夹住书页粘连处,最后在棍和书页上打眼并穿线装订。这样,展开阅读时书页虽参差不齐却排列有序,收藏时以集齐的一侧为轴心卷起。[2](P.25)法国收藏的敦煌文献?S.6349《易三备》是典型的旋风装。它是一种偶然、随意的装订,不能视为一种已经形成规制的装帧形式。
3.梵夹装
梵夹装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也是19世纪中国引进西方书籍装订技术之前唯一引入的一种外国的书籍装帧形式,修长硕大的贝多树叶为古代印度的书籍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它的装帧形式是,将书写好的贝叶经,视经文段落和贝叶多少,依经文顺序排好,然后用两块木板将其上下相夹,并在贝叶经和木板之一边穿洞系绳,以防止散乱。[3]这种装帧形式传到中国,称为梵夹装。在印度梵夹装的影响下,中国僧侣尝试着将汉译纸本佛经制作成梵夹装形式,国家图书馆所收藏敦煌遗书《思益梵天所问经》(如图1)是目前所知敦煌文献中最典型的梵夹装,并且存有夹板。
4.经折装
经折装是中国古代佛教信众借鉴印度传统装帧方式梵夹装的优点,而对中国传统装帧形式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大约出现在唐中叶以后。方法是将本来为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依一定宽度和行数连续左右折叠,成为长方形的一叠,然后再在前后各粘裱一张封皮。这种装帧形式就是经折装,它是卷轴装的改进形式。[3]佛教经典多用之。现知古代经折装,有敦煌石室出土的唐代《入楞伽经疏》(如图2)。
5.蝴蝶装
“蝴蝶装”简称“蝶装”,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具体做法是,将每张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为中缝线,以有字的一面为准,面对面折齐;集数叶为一叠,以折边居右戮齐作书脊,在书叶反面版心的地方用浆糊逐叶彼此粘连;再用一张硬厚整纸对折粘于书脊作前后书衣;最后将上、下和左边余幅剪齐,即算装订完毕。[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