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概说讲解材料.ppt
元代文学概说; 3、思想文化上 元代废止科举达80年之久。窝阔台即位后第十年(1238),即金亡后第四年,实行第一次科试取士,即著名的“戊戌选”,后来遭到蒙古贵族的反对,停止科考,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才重开科举。 (1)元代儒士(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当时有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户)八民(农民)九儒、十丐”之说(元 郑思肖《心史》卷下《大义略序》)“七匠八娼”(元 谢枋得《叠山集》中《送方伯载归三山序》) (2)重视理学,加强思想统治;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姚枢、窦默、许衡等,都官居要位。 (3)利用宗教,麻痹人民。 据至元二十八年(1291 )宣政院的统计,共有寺宇 42318 区,僧尼213148人。 二、元代文学发展概况 杂剧资料的保存: 元杂剧作家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元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中。元杂剧剧本见于明臧懋循(字晋叔)《元曲选》、近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第一章 元代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包括唱、念、做、打各个方面。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歌舞,《诗经》中有关祭祀的舞乐和《楚辞·九歌》 到春秋战国之际,在专司祭祀的巫觋以外,又产生了专门供人娱乐的“俳优”。《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一个被称为“优孟衣冠”的故事。 ;到西汉初期,表演才开始具有一些故事性。 在汉代,民间的各种演出总称为“百戏”,包括歌舞、杂技、武术等各种形式。角抵是百戏中的一种。《东海黄公》是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南北朝时出现了“拨头”、“代面”、“踏摇(谣)娘”等具有一定故事内容的歌舞表演。 唐代歌舞戏、参军戏。 参军戏以科白为主,多为表演滑稽诙谐故事的戏。参军、苍鹘。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已具备了宋元杂剧的雏形。 ;;第二节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成熟的戏曲是以代言体的言语、动作、歌舞来表演故事。它包括三个方面:代言体、演故事、以言语、动作、歌舞等为表演手段。 代言体是对叙述体而言,说唱艺术是叙述体,叙述体由演唱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 (1)剧本结构形式:元杂剧一般都是由四折一楔子组成的,也有例外,剧本末尾有一题目正名。 折:通常指以同一宫调的一套乐曲唱完为折。所以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包括一场或若干场戏。; 一折一场景:如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只有一个场景:杜家妓院。 一折二场景:《望江亭》第一折就有两个场景:清安观观内和观外。 一折三场景:《窦娥冤》第一折却有三个场景:赛卢医药铺、从药铺到‘‘庄上’’的荒僻所在和蔡婆婆家。 这种场景(时间,地点)即刻变化,相应的故事情节迅速转换的手法,一直影响到后世各种戏曲,‘‘连场戏”成为我国民族戏曲的一个显著特点。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 楔子:楔子本是榫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四折以外加的短小的独立段落,通常是放在第一折前面,作为剧情开端,介绍故事由来(相当于序幕)有时也放在各折之间,类似过场戏。楔子不用套曲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 题目正名:在戏的末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来概括全戏的内容,叫题目正名。 一般取其末句作戏的全名,取末句中能代表本戏内容的几个字作戏的简名。如关汉卿名剧《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则以“感天动地窦娥冤”为戏的全名,以“窦娥冤”为简名。 ;(2)剧本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a.曲词,又称曲文,是供演唱的,前面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称,如〖正宫.端正好〗,曲文的作用主要在抒情, 但它不只限于抒发主人公的情感,也可以起渲染场景和贯穿情节的作用,是元杂剧的主体。末本: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如《汉宫秋》是末本,汉元帝的脚色是正末,四折唱词就由汉元帝一人主唱。 旦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每折在音乐上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四种,不相重复。 第一折:仙吕宫 第二折:南吕宫 第三折:中吕宫 第四折:双调。 也有部分剧本(包括关汉卿,白朴和马致远等名家的作品)变换这种程式,通常是在二、三、四折变换,第一折不用仙吕宫的属个别情况。 ; 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十二种,即所谓“五宫七调”。 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每个宫调下又有曲牌——曲子的调名,杂剧的曲文要按照曲牌的规定来填写。这样,每一折就构成同一宫调下的各种曲牌的组列,数量不等,最短的只用三个曲牌,最长的可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