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潍县乐道院与当地社会变迁
山东潍县乐道院与当地社会变迁 [摘要] 作为基督教在潍县传播基地的潍县乐道院,不仅传播宗教,实质上也是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途径。乐道院的一些教徒和所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在改变社会风俗、创办新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及潍县社会变革中成为比较活跃的因素。 [关键词] 潍县乐道院 潍县 变迁 潍县乐道院旧址位于今山东潍坊市奎文区。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狄乐播创建了潍县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播基地――潍县乐道院,集传教、施医、教授新学为一体。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反洋教”风潮波及潍县,乐道院被反洋教的义和团放火烧掉。1902年,美国长老会主要利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和美国教会的捐款在原地开始重建乐道院,至1904年基本完工。同年,登州的文会馆和青州的广德书院大学部合并为广文大学也迁往乐道院。潍县乐道院重建以后,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昌潍地区教会、教育和医疗中心。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潍县乐道院学校停办,乐道院成为当地百姓的避难所。1942年,潍县乐道院被日军毁作外侨集中营,抗战胜利后,潍县乐道院各项事业得以恢复。潍县解放前夕,乐道院美籍人员撤离,解放后,潍县乐道院的学校、医院被政府接管。 一、乐道院与潍县近代教育 潍县官方控制的教育直到20世纪初仍然是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和科举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已经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1901年,清廷颁布兴学诏书,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谕令各省督抚学政,认真办学。新学的兴办首先需要的就是新式的人才,以经史子集、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私塾自然出不了这样的人才,潍县乐道院教会学校的毕业生作为了解西学的知识分子,自然成为潍县新式学堂聘请的对象。 新式学校的创办还需要有新式的办学模式。近代西方的分年级制度和班级授课制以及实验方法是通过乐道院教会学校最先传入潍县的。自然科学、外国史地、音乐、体育等课程也是乐道院教会学校最先在潍县开设的,并逐步发展起了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广文大学的赫士博士,就曾在1901年率六名学生帮助政府创办了山东最早的新式大学――山东大学堂。近水楼台,乐道院教会学校的办学经验成为潍县教育者们兴办新式学堂可资借鉴的样板。 在潍县乃至山东的其他教育机构中,不少的教师来自乐道院教会学校。从《广文校谱》的历届毕业生中可看出,广文大学1910年毕业的16名学生中有12人从事教师职业,1911年毕业的20名学生,其中有15人从事教师职业。潍县的文华中学自1921年到1930年共毕业了初高中毕业生310人,“在毕业学生中,有的考入大学,有的成为牧师,多数到教育、邮电、工业部门工作,也有的返回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广文大学自1905年至1917年搬往济南为止,十二年间共有毕业生433名,“这些毕业学生,多数人从事教职员职业,其余的有牧师、布道员、经商者等。”可以看出,乐道院教会学校的确培养出了自身所需要的牧师、教师及其他传道人才,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办学目标,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潍县乐道院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联系在一起的,传教士创办学校的目的是企图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使中国基督化。正如卢茨所说:“教会大学的建立是出于西方人的需要,并不是中国人的要求。”但潍县乐道院教会学校的创办,在许多方面开了潍县近代教育的先河,打破了潍县陈旧腐化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潍县近代教育的变革。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课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近代人才,推动了潍县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传教士们在山东办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充分展示了其动机和结果之间那种一致而又不一致的复杂关系。” 二、乐道院与潍县近代医疗 潍县乐道院所创办的医院是潍县最早的西医院,到1925年,“乐道院医院建筑面积达到2461平方米,病房设病床72张,楼内设有暖气、X光室、化验室、设备较齐全的手术室及内科、妇产科、小儿科、外科病房等,已能施行肾脏、肠穿孔、肠梗阻等腹部手术。到1928年,医院每日门诊量已达40~50人次,医院的年收入可达3万元,除去开支,年余4千左右。结余部分,主要用于购置设备,扩大规模。” 潍县乐道院医院的创办,打破了潍县传统的中医治疗的格局,为潍县民众提供了看病治疗的一种新的选择。乐道院医院的繁荣景象,说明了当时的潍县及周边各县的人民对西医、西药的认同。也就是藉于此基础之上,1920年,毕业于文华书院的乐道院医院大夫张执符与他人合资在潍县东关购置房产,创办了西药房――惠东大药房,当年就获利1500多元,1925年,他们又发动广文校友和乐道院教友入股,扩大规模,又创办惠东医院,乐道院医院的张同和、张中行、韩立民、张湛滋、张冠增等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