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奚啸伯与他挚友们
奚啸伯与他挚友们 京剧大师奚啸伯先生是一位在唱、念、表演以及艺术理论上都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家。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北京市京剧四团团长,第三届河北省政协委员,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团长。2010年12月10日,是奚啸伯先生诞辰100周年,今将奚先生与他挚友们的艺缘佳话整理成文字,以表示纪念和缅怀。 一 奚啸伯出生在北京一个清朝满族贵胄之家,祖姓喜塔腊氏,属满族正白旗。其祖父裕德曾为清廷大学士,后入阁作过中堂。父亲熙明,曾任清廷度支部员外郎,喜欢书法绘画和京剧。 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清王朝覆灭,奚家也随之家道中落,全家靠变卖房产维生。奚啸伯自幼聪颖好学,6岁时随父亲看过一次堂会戏,从那时起,喜欢上了京剧。他7岁入私塾,与当代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在一个书房里读书,9岁入崇实小学。 从8岁起,奚啸伯就跟着唱片学戏。他从亲戚家弄到一架老留声机和一些唱片,其中有谭鑫培的《卖马》、《战太平》、《四郎探母》等。他天天跟着唱片学,没多久,所有唱片里的唱段他全学会了,而且是各流派的东西都有。因为是从留声机学得的老生,所以后来有人戏称他为“留学生”。 京剧艺术家言菊朋的哥哥言森喜欢绘画,曾向奚啸伯的父亲学画,言菊朋也常随哥哥一起到奚家来。言菊朋出身蒙古正蓝旗世家,与奚家同为清室贵族。奚啸伯11岁那年,在一次聚会中表演了一段清唱,博得了在场的言菊朋的赞许。在父亲的帮助下,奚啸伯正式拜比他年长20岁的言菊朋为师,学唱京剧。 那时的言菊朋刚刚下海,还没有形成“言派”,是宗法?鑫培老“?”派。言菊朋非常强调基本功,每出戏都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教,给奚啸伯说了《击鼓骂曹》、《洪羊洞》、《奇冤报》、《失空斩》、《四郎探母》等戏。 14岁时,奚啸伯因为嗓子倒仓,便又去念书,进的是一所教会中学。他喜欢国文课,每一篇课文,不管老师要求与否,他都背诵下来。他也喜欢历史课,能记住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还喜欢英文,能与英语老师作一般的对话。 16岁那年,奚啸伯的的嗓音恢复,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家境更加窘困,奚啸伯仅读到初中二年级,不得不放弃学业。经父亲的旧友介绍,他曾一度在张学良的行营中当上士录事,终日抄写公文赖以糊口,同时也练就了一笔好小楷。 那时,奚啸伯家住在北京安定门二条。每日清晨,到安定门外护城河边喊嗓子,边走边喊。冬天,赶上下大雪,他就带上一把条帚。出了城就边扫边走,边走边喊,一直走出13个城门垛子。然后再扫着雪往回走。如此,5年如一日。 后来,奚啸伯红了,挂了头牌。在北京就流传起来一个说法:“奚啸伯能不红吗?安定门外往东13个城门垛子下面的每一块砖,都被他喊得凹进去一块。”由此说明,他用功极苦。 这期间奚啸伯熟读史书,练习书法。除了向言菊朋学戏、研究音韵外,他还向吕正一、王荣山等京剧名票学戏,还经常向人称“红豆馆主”的名票浦桐求教,并时常去票房与友人切磋京剧,偶尔也粉墨登场。 19岁这年,他在天津春和戏院演出,一鸣惊人。不料,这事竟引来了一场族议风波。 奚啸伯家与庆王府是近支。庆王府九叔的配室是陪伴慈禧太后的四格格,有一张剧装照,慈禧扮观音,李莲英扮韦陀,扮龙女的是四格格,奚啸伯称她为“九婶”。那个年代,社会上视戏子为贱业,被人们看成是下九流。奚啸伯的九婶四格格听说他真的要当戏子,认为是大逆不道,非要进行族议不可。 这时奚啸伯正在天津春和戏院与坤伶陶默厂(音“庵”,下同)合作演出。待天津一期演出回到北京时,他母亲正为“族议”的事担心。 奚啸伯气愤地说:“现在都民国啦,还施展封建家族的权威。别怕,我等她们‘族议’。我倒要问问,我唱戏你们管,我们家穷得吃不上饭的时候,你们管吗?唱戏是靠劳动挣钱吃饭,有什么不对?”结果四格格也未能发动族议,这场风波也没能形成。 就在1929年,奚啸伯在天津毅然由票友而“下海”,正式开始了他的演戏生涯。从此,也改变了奚啸伯一生的命运。 奚啸伯在天津唱红之后,各报刊的评论也在北京产生了影响。于是他与陶默厂继续合作,在北京的吉祥戏院、开明戏院每星期各演两场,把所学的几十出戏都一一演唱,以便增长舞台经验。他越唱越红,自己的行头也逐渐添置齐全了。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多在天津搭班演唱。第一个就搭了尚和玉的班,第二个搭的是杨小楼的班,再后来搭了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班。 在尚和玉班社期间,奚啸伯唱三牌老生,陶默厂挂二牌旦角。陶默厂常常在尚老板大轴前边唱一出压轴,奚啸伯唱一出倒第三,多是唱《捉放曹》、《上天台》、《击鼓骂曹》等,有时与陶默厂合唱《武家坡》、《四郎探母》等。 奚啸伯在尚和玉班唱了不到一年,转而又搭进了杨小楼的班。能有机会搭入杨小楼的班社,他备感荣幸。他常常下戏后就等着看杨老板的戏,学杨的器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