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管头亚目(Phynchpphora) 头延长成象鼻状,植食性 6. 象虫科(Curculionidae) 体微小~大型; 头延长为象鼻状; 口器在头延伸部分的端部; 触角10-12节,膝状; 鞘翅长,腹部末节不外露; 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危害植物的根、茎、花果实及?种子;成虫不善飞,成虫、幼虫取食时,蛀入植物组织内。 六、 脉翅目(Neuroptera)※ 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多节;复眼发达。 两对翅大小、形状和翅脉均相似,翅膜质透明,翅脉呈网状,在翅缘多分叉。 完全变态 卵为长卵形,有丝质长柄 幼虫和成虫均为肉食性,蛹为离蛹 生物学特征 包括草蛉,蚁蛉,螳蛉等 形态特征: 1、草蛉科(Coniopterygodea) 多为草绿色。触角长,丝状,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非常相似。 幼虫捕食蚜虫,为蚜狮。胸部和腹部两侧长有毛瘤。 成虫口器虹吸式;触角多变如:线状、羽状或棒状; 翅2对、膜质,其上被有鳞毛和各种花纹;翅脉相对简单。 幼虫有3对胸足,5对腹足分别着生在第3-6腹节和第10腹节上,最后一对腹足称为臀足,腹足末端有多种形式的趾钩,以帮助幼虫行走。幼虫口器咀嚼式,有吐丝器。幼虫体外有各种外被物如:刚毛、毛瘤、毛突。 七、鳞翅目(Lepidoptera)(重点) 包括蝶、蛾两类昆虫,是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 形态特征 凤蝶 生物学特征 全变态; 食性: 成虫取食花蜜、果汁、树汁;幼虫多为植?食性,少为捕食性(如灰蝶)和寄生性(寄蛾科); 蛹多为被蛹,少数低等蛾类为离蛹。蝶类化蛹多不结茧,蛾类常在土室或丝茧等隐蔽环境中化蛹。 成虫习性: 蛾类多夜晚活动,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具趋光性,趋化性,雌雄二型性;部分蛾、蝶具有迁飞和拟态习性; 鳞翅目分类的特征 1、翅 前翅比后翅大,有11-14条翅脉,后翅最多10条 翅的基部有中室 翅脉的名称: Sc:亚前缘脉;R;径脉;M:中脉;Cu: 肘脉;A;臀脉 前翅的图案分为线和纹(或斑两类) 线包括:基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亚缘线和缘线。 斑包括:环状纹、肾状纹、楔状纹、剑状纹 后翅:常有新月纹,位置在中室端部。 鳞翅目分类的特征 1、翅 后翅 2、触角的形状 棒状( 粉蝶) 棒状弯曲(弄蝶) 丝状(天蛾) 羽状(天蚕蛾) 3、幼虫 (重点) 头部坚硬,每侧有6个单眼(侧单眼) 额很狭,呈“人”字 唇基大,呈三角形 口器咀嚼式,下唇叶变成一中间突起,叫吐丝器。 趾钩:腹足底面的沟状刺。其长度和排列的方式是幼虫种类和科鉴别的重要依据。 趾沟的长度分为:单序、2序、3序 排列方式有:全环式、缺环式、二横带式、中带式 幼虫身体的外被物:刚毛、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 线条: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气门下线、基线、腹线 1、粉蝶科(Pieridae) 体中型, 常为白色或黄色,有黄色或红色斑点; 前翅R脉(径脉) 3或4支,A脉(臀脉)1支;后翅A脉2支。 成虫有色彩二型、季节二型现象;飞行较缓慢; 幼虫多危害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等植物。 2)主要生物学特性 1)主要形态特征 菜粉蝶 粉蝶 2、夜蛾科(Noctuidae)(重点) 1)主要形态特征 粗壮多毛,中~ 大型; 下唇须上曲; 前翅有副室; 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有短距离的愈合。 Sc+R1 Rs 夜蛾 鳞翅目最大的一个科,包括2万多种,多数为害虫。 2)生物学特性 幼虫多食叶、蛀茎、钻果,危害,夜间取食,白天潜伏在土中,因此称为“夜盗虫”、“地老虎” Sc+R1 Rs 3、螟蛾科(Pyralidae)(重点) 主要形态特征 体细长,小~中型;下唇须前伸;触角丝状 前翅近三角形;后翅SC+R1与RS(径分脉)在中室前缘平行或在中室中部有一段愈合或中室外部愈合或接近。 Sc+R1 Rs 螟蛾 Sc+R1 Rs 生物学特征 幼虫体细长,表面光滑。常生活在隐蔽场所,钻蛀茎杆或蛀食果实、种子或卷叶为害。成虫有强的趋光性 多数是储粮害虫,不少为农作物、果树和林木的重要害虫。 Sc+R1 Rs 蝶类的触角呈棒状,蛾类触角变化较多而呈羽毛状、梳子状或线状。 大部份的蛾类出现在晚上。 蛾类休息时,翅膀通常张开平放;蝶类休息时翅膀则通常合起(夜晚蝶类睡觉时翅膀则是平放的)。 蛾类通常体较胖,蝶类通常体较瘦。 蛾类幼虫在将进入蛹期时,通常会吐丝作茧;蝶类通常不吐丝作茧。 蝶类和蛾类的区别: 八、膜翅目(Hymenoptera) 1)主要形态特征 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复眼大,单眼3个 触角形状多样,呈丝状、 锤状、栉齿状、膝状、念珠状等 翅2对,膜质,透明。后翅小,翅脉相当特化 腹部第一节并入后胸,称为”并胸腹节“ 包括各种蜂和蚂蚁 寄生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