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图乡亲早脱贫.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图乡亲早脱贫

只图乡亲早脱贫 我是中共河南省濮阳市委宣传部干部,1988年3月与市直机关150名干部一起下乡包村扶贫。我们的责任目标是:五年内使所包的贫困村达到人均年纯收入300元、粮食600斤即为脱贫。 我包的是濮阳县渠村乡刘寨村。刚去时,这里相当穷,亲属、邻里之间为几个馍、几角钱红脸的事时有发生。1989年,这里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元,人均粮食达到2000斤,人们忙于盖新房,买彩电,买四轮拖拉机,到处喜气洋洋。现在他们常说:“老刘说咋干,咱就咋干”,可当初他们给我坐的却是冷板凳。要说我们达到心连心的这番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 开始,我被派到刘寨,村里拒绝接收,村干部有的躲,有的藏。向群众打听干部家住哪里,他们不耐烦地说“不知道”,个别的还骂骂咧咧:“城里没屁事,又来吃、喝、拿。”见到村支书,他也冷冷地说:“村里吃住都不好安排,怎么不住乡里!”一连十多天,村里没给我安排住处,一个多月没安排地方吃放。 冷遇给我的刺激很大,我也想得很多。怪干部?怨群众?都不怪,都不怨。问题的症结在于近年来党风不正,伤了这里人们的心,我要想在这里扎得住、干得好,首先要赢得他们的信赖,而这取决于我的心是否和他们贴在一道。我决心伏下身子干,当时,给自己立下这样的座右铭:“不图各级表彰,只为群众脱贫,苦、辣、酸、涩啥味都尝。” 十多天以后,村里给我安排了住房。这是一户农民堆放杂物的房子,前面是臭水坑、老坟地,但我行李一搁住下了。屋里常常堆满烂葱、烂白菜,臭味难闻,没有桌子、板凳,看书写字只好坐在砖上,趴在床上。这些我都觉得无所谓,豆油灯照样陪我读书到半夜。在这里,我从不喝村里一盅酒,不吸村里一支烟;吃饭问题自己解决,经常是一个馒头、一块咸菜就是一顿饭,有时还饿了肚子;外出挖渠,和群众一样喝冷水、啃干馍。一些群众说:“住村干部谁像你?吃不是吃,住不是住,堂堂市委干部还不如俺老百姓哩!”我却觉得没什么。 为了给村里联系劳务输出项目,我先后跑了十多个城市。为了省钱,我甘愿坐三等车,住三等房,吃三等饭,往往一包饼干了之。那种狼狈相连家里人也不知道。就这样,自己还贴了不少钱。要说家里,我也是给他们撂下了一大堆困难。我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不满3岁的孩子。为了刘寨,我常常当不了家里的“顶梁柱”。有一次,父亲病重住院,家里两次来人叫我回去,但当时正值刘寨村落实种稻面积的关键时刻,不能走。于是我请了别人照料父亲,自己10天后才回去探望,第二天又赶回村里。还有一次,孩子患肠胃炎,拉稀拉得不能走路了,急需在市里住院保养。但我正赶上在刘寨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走不开,我就买了药回去安顿一下。回刘寨后,一连七天,早起5点上工地,晚上9点多才回来。由于保养不好,孩子患了急性黄疸性肝炎。当时刘寨这里正组织在渠道插柳,为了不误季节,我和刘寨的乡亲们一连又干了5天,插柳结束后才赶回家去……一些好心的同志“劝”我:“你真有点神经,埋头在村里干有谁知道,有谁理解!”我说:“不为别的,就为我同样在这块贫穷的土地上长大。刘寨的工作做不好,连我自己也不能原谅。” 慢慢的,干部理解了,群众信任了,他们凑在一起议论:“又兴学雷锋了”,“共产党里还是有好干部,咱村有盼头了。”村民组长当初嘲笑我:“你是不是在机关混不下去了,才下乡?”这会儿却真心实意地对人说:“象这样好的住队干部,咱该给人家立碑。”一些过去几乎很少参加会议的老党员、老干部精神焕发,一趟趟找我,共商脱贫大计。 群众的信任进一步激发了我搞好工作的热情,更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每开展一项工作,干部动员时总是说:“人家老刘图个啥?不吃咱的,不喝咱的,没日没夜地干,咱得给人家争气。”干部群众把我当朋友,乐意听我的,许多难题就好解决了。有了思想和感情的基础,我又依靠大家,抓班子建设,抓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帮助他们把村里的工作理出眉目来,使脱贫由不可想象逐步变为现实。 包村扶贫,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是取得信任、做好工作的前提,但是最根本的是为他们多办脱贫的实事,办那些能够长期受益的事。 刘寨地处黄河北岸边,背河洼地受盐碱危害,加上多年来水利失修,造成旱不能浇、涝不能排,这是制约刘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刘寨要脱贫,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变基本生产条件,我的主攻目标也应该在这里。为此,我们确定了治水兴农、种稻治碱的经济开发目标。改种水稻,既要克服保守思想,又要大兴水利,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但是躲过了困难,就是躲过了胜利,我们迎难而上,终于获得了成功。我们把全村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清挖、新开支渠7条,长20多华里,毛渠3万多米,完成土方超过责任制以来10年的总和,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种稻也逐步推开,1989年发展到2000亩,亩产800多斤,仅此一项全村增加收入80余万元,有的人家种稻成了万元户。与此同时,200亩废坑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