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一条手机说说引发的随想
一条手机说说引发的随想
▋杨雪
前几天在空间上发了条说说“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手机的流量”,引发无数QQ好友的回应,基本都是我的学生,已经上大学了的和正在读高三的。
? 内容温馨而搞笑。
? ?大三的学生刘磊 :“啊,多么痛的领悟……”
? 大的学生:“杨老,你上课我没乱玩手机。”
? ?现在高三的学生:“杨老,我的流量在你的课上没浪费过。”
? ?更经典的是有个经常在我进教室之前都要大吼一句“杨老驾到”的搞怪小男孩高俊特意发了条短信:“杨老,我手机流量没少,都是你叫我用完的,呜呜……。”
? ?很特别的是一个我曾经在课堂上说她是我计算机老师的学生特给我发了封邮件:“雪姐,远程操控学会了没有啊?您那个曾经在厕所里游泳的手机还有味道没?您将就将就,等我们班这次班级文化评比得奖金后资助您换一个,作为您爱学习的奖赏啊。”这语气,完全是一个翻版的我。
? 学生的跟帖如潮,关于他们手中的手机,我是越来越放心了。
? ?如今关于教师与学生手里的手机的关系,亦敌亦友。手机既可以是教师争取学生专心听课的情敌,也可以是换回学生那“离去的心”的工具。
? ?我是一年轻教师,教龄4年,从教8年,前四年是大学里的兼职,有小学,有初中,一会教英语,一会教语文,还兼过体育。大学毕业正式走向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高中地理教师。
? ?如今科技发达,智能机横空出世,功能了得。无论任何一所学校,视手机如病毒,大家不得不高度防范,上至校长,下自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把智能手机作为第一“铲除”对象。没办法,它太强大了,3G,4G功能足以让孩子们上课时偷偷在电子小说,网游,微信,陌陌等等世界里畅通遨游,内容之丰富,吸引力之大,让我们只有一张嘴两只眼睛的教师们望洋兴叹。
? ?于是校长们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
? ?可是不行啊,家长们苦了:“我常年在外打工,怎么 和孩子联系啊?不放心啊。” “晚自习放学后都10点半了,晚上没手机联系万一出事怎么办?”
? ?于是这个禁止带手机的规定只能弱弱的存在,没有任何威信。
? ?班主任们出招了:抓一个收一个。可那些手机大多都是名牌,好几千的。家长舍不得,往往会向班主任求情拿回去,虽说承诺不给孩子,可没有多少家长经得住孩子的软磨硬破,又给了。
? ?班主任和家长频频煲电话粥——论如何把孩子从智能手机的世界里拉回来。
? ?我也曾经出过招:家长会上和家长联合:没收智能机,改用老人机。让孩子离开先进的手机科学时代,停在只能打电话接电话的“老人”机时代。
? ?实行下来,效果有了。可还是有人偷偷摸摸藏有智能机,在课间我看不见的时候如珍宝般抚摸和迷醉。
? ?看来是管得住人管不住心了。
? ?我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要硬生生分离学生与科学先进产品——智能手机的接触?无非就是怕被那些网游,小说等给迷惑。可是它的功能还有许多好的,手机网络领域的强大,单一个百度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许多好奇和疑惑,单一个博客就能满足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 ?美国人说过:“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也许是一条狗。”它是自由的。
? ?而我们的孩子们的好奇需要被成全,需要解惑,需要展现。对于囊括全世界人们的智慧的网络来说,教师的魅力太小了。
? ?都说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里,逆流必然导致失败。
? ?既然我不是你的对手,那么我就让你为我所用。
? 于是我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全班通过手机可用,用法先由我决定,一年后自己做主。
? ?我让同学们建群,开通博客,全班互动,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料库与他人分享,抒发自己想抒发的情感,其他同学跟帖示赞和关心。每月评一次中学生优秀博客。
? ?同时上每一堂课前留下预习问题,可手机百度里查询。上课时若遇见探讨问题,各小组可用手机参与查询相关资料,再进行代表发言。每月评一次优秀课堂表现小组。
? ?我还建立情感天地,所有匿名的学生和实名的老师,同学们可匿名在上面说出自己的困惑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虽不知是谁,但互相都知道是同班同学,同学们会在里面提出办法,帮助解决问题。一月下来,有困惑于家庭父母吵架离婚的,有经济压力大的,有陷入暗恋的,当然对老师有建议的,师生都互动得很好,无论课堂内外师生关系越来越好。 ??
? ?曾经,我们憎恨手机,它抢走了学生的心。也有很多老师反思过,也许自己教学质量太低,没有手机那般吸引力。
?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很重要,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自己不是知识库,你远远比不上网络,所以别恨它,你是人,它是工具,我们禁止学生用手机上网,相当于在学生面前上演一个人与一个工具的斗争,不可笑吗?你尚且需要它来为自己解惑,来学习,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
? ?所以,拒之,不如用之。
? 还是那句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