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在河南方言里语法与语义特征
“中”在河南方言里语法与语义特征
摘要:“中”这个词在河南方言里是个核心词,它的使用频率极高,河南人时时刻刻都在用它,犹如“贼”是东北话的标志一样,它显然成为了河南方言的标志。与普通话里的“中”相比,河南方言里“中”意义比较复杂,而且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也非常特殊。本文旨在对河南方言里“中”的特殊用法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河南方言 “中”语法 语义
“中”在河南方言或口语里,不但有普通话里的所有用法,而且还有特殊的用法。
一、形容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的“中”可以充当形容词,一般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肯定或积极的评价。此时,“中”位于句末,前面总要出现一个名词,构成“名+中”的结构。其意义基本上相当于“好”“行”“可以”“不错”。例如:
(1)这件衣服中。(意思相当于这件衣服好。)
(2)这姑娘模样中。(意思相当于这姑娘模样好。)
(3)这孩子口才中。 (意思相当于这孩子口才好。)
(4)小强的人品中。(意思相当于小强的人品好。)
“中”在充当形容词的时候,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和定语。但是河南方言里形容词性的“中”只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河南方言里没有“中”做定语的例子。
②、“中”能受程度副词“很”“真”修饰,一般不受“非常”修饰。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例如:
(5)这小伙子文笔很中 。 (意思相当于 这小伙子文笔非常好。)
(6)这辆车真中。 (意思相当于这辆车非常好。)
(7)他的人品不中 ,老是猜忌别人。 (意思相当于他的人品不好,老是猜忌别人。)
有时“中”和其否定式“不中”在句子里同时出现,形成强烈的对比。如:
(8)小王的普通话不中,小张的普通话中。
③、形容词性的“中”可以作补语。例如:
(9)这小伙子太招人喜欢啦!不但长得中,而且歌唱得也中。
(意思相当于 长得好,歌唱得好)
二、动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中”有的时候具有动词性,它隐含着一个动作,而且这个动作常常和烹饪有关。???如:
(10)妈,馍中了,都蒸了三十分钟了。
(11)小方啊,饺子中了,盛碗里吃吧!
对于不懂河南方言的人,听到这些句子肯定会摸不着头脑。此时,“中”就相当于一个动补短语。
馍中了。 意思是: 馍蒸好/蒸熟了。
饺子中了。意思是: 饺子煮好/煮熟了。
动词性的“中”具有以下语法特点:
①、“中”用于肯定句,后面往往加上一个“了”字,表示事情的完成。否定句时,“不中”前面往往有一个“还”字,后面不出现“了”。例如: 面条还不中。
②、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三、“中”与“啊”连用构成感叹句,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既可以表示喜悦之情也可以表示愤怒之情。此时“中啊”后常常带人称代词或人名。“啊”读升调。
(一)、表示喜悦之情
(12)中啊小伙子,听说你考上北大啦!
(13)中啊你,总算从媳妇熬成婆婆啦!
(14)中啊老三,比我结婚还早嘞!
(二)、表示愤怒之情
(15) 中啊你,当儿子的敢打老子了!
(16) 中啊你,小小年纪居然敢偷钱!
(17) 中啊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
上面六个例子里的“中啊”可以用“中呀”替换,意义相等,但“中啊”更常见些。
四、“中”与“啦”连用构成祈使句
河南方言里,表示禁止、请求意义的祈使句,常在句子的开头加上“中啦”,用来加强语气。这时,“中啦”后常常不接人称代词或人名,但也有特殊情况。 “啦”读轻声或降调。
(一) 表示禁止意义
(18) 中啦,别打啦。(19) 中啦,你们别吵架了!
(二)、表示请求意义
(20) 中啦,你把手机换给我吧。(21) 中啦,咱回家吧。
五、“中”可以用于对问话的回答
“中”用于答话中,表示肯定的回答,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普通话中的“行,可以,好吧,嗯”。问句的内容是征求对方意见,希望对方给予肯定的回答。
如:(22)――“这件衣服借我穿穿吧?”
――“中,拿去吧。”
(23)――“周末去打台球吧?”
――“中。”
(24)――“这样装修不合理,墙要和地面的颜色协调!”
――“中,按你说嘞办!”
“中”用于回答别人时,其否定式是“不中”,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不中”之后往往有明确的理由,少数无需说明“不中”的理由。
如:(25)――“你下午再来吧?”
――“不中,我下午有事,明天天吧。”
(26)――“五一节一起出去玩吧?”
――“不中,恐怕赶上我值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