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伯阳”.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夏伯阳”

“中国夏伯阳”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顽强威武的主人公李向阳,《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丧胆、威震关内外的主人公鲍真,这两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但极少人知晓这两位英雄的原型都源于同一人――被誉为“中国的夏伯阳”的抗日名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冀东八路军第十三团(济南军区一三八师四一二团的前身)团长包森。   包森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义龙赵家村一户农民家庭,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小名亥娃。包森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根据地中,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冀东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智擒日本裕仁天皇的表弟赤本大佐,则令包森更具传奇色彩,他也因此成为日本天皇钦点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中国将领。      砸毁国民党县党部牌匾      包森的高祖曾做过河南省某地的县令,本来家道殷实,但到了父亲一辈,已败落了。不过,包森小时候还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酷爱读书。   “包森个子不高,比较瘦,脸黑,性子暴。”老家蒲城县的乡亲们这样描述着70年前的英雄。在很多村民看来,包森有点“蒲城愣娃”的性格――自己认定的事就做到底,而且特别顽强。   小学毕业后,包森来到三原中学就读。16岁时,听到李大钊遇难,他愤然在学校召开的追悼会上发言,谴责北洋政府的恶行,由于过于激动,以至于泣不成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包森怀着一腔热血,带领学友到关中各地进行救亡宣传。一天,他们来到泾阳县演讲,却遭到国民党县党部的横加阻挠。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包森一怒之下砸了县党部的牌匾。   此事引起了强烈反响。回到三原中学后,学校怕引火烧身,以“触犯校规”与“不可救药”为由将为首的包森开除。但包森认为尽忠报国,人人有责,并不服学校的开除决定。对学校个别反动教员的鼓噪,他愤然追打,最后竟被军警押出了校门。      率领同学追打戴季陶      “包森出去从没有怯火过谁,胆大得很!”包森在三原搞革命的时候,都是晚上出去,“手上拎个笼子,身上揣把镰刀,一跑就是十里八里。”乡亲们如是说。   1932年4月下旬,国民党要??戴季陶到西安视察教育,主政陕西的省主席杨虎城听说戴季陶要在学生集会上演讲,担心会出乱子,但戴不听,坚持要演讲。   当戴季陶准时出现在民乐园上千人的学生集会上,向学生鼓吹当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宣扬“攘外必先安内”的曲线救国路线时,并没想到刚说了几分钟,便引来学生的一片诘难。面对渐趋失控的局面,戴季陶支吾半天,也无法稳定场面,无奈只好草草收场。“打倒狗委员戴季陶!”“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见戴要走,包森冲到前面高呼口号,全场学生一齐响应。戴季陶始料未及,惊慌失措,立即躲进了后台。包森怕他逃走,和同学们用石块、砖头、木棒追打,并指挥学生包围了民乐园的各处出口。此时,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李百令出来劝阻学生,也被打伤。戴季陶最终还是仓皇跑掉。      智擒日本天皇的表弟      1938年下半年,包森到达河北,最初担任平西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县长,之后便率领40多名八路军战士挺进冀东,开辟燕山根据地。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用起了“包森”这个化名。   由于有过游击队的军事经验,一到冀东,包森便发挥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当年6月,他在兴隆县上下苇塘村遇敌,仅激战了20分钟,便占据制高点,随后杀入县城,赢得了“兴隆大捷”。   1939年4月,日本宪兵大佐赤本坐镇遵化,妄想“擒贼先擒王”,通过活捉包森来瓦解冀东抗日活动。包森得知后,决定将计就计,先派了战士王振西乔装俘虏,将包森就在盘山孟子院的“消息”透露给了赤本。赤本听后大为惊喜,为避免走漏风声,竟只带了一名翻译和卧底的王振西来孟子院抓包森。结果,没抓到包森,赤本本人却被八路军来了个“瓮中捉鳖”。   由于赤本是日本天皇的表弟,他的被俘震惊了东京。为了营救赤本,著名女特务川岛芳子还专门派飞机撒传单游说八路军,许以“优厚条件”交换赤本,但这时的赤本早已被处决于长城脚下。      “蒲城愣娃”特别能打仗      包森善于摸索战法,尤其懂得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实战中,他经常采用奇袭、奔袭、分散、集中等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打击敌人。由他率领的第十三团,仅短短几个月,便先后粉碎了日寇五次大规模“扫荡”和数十次的“清乡”。从此,包森的名字如雷贯耳,老百姓亲切地称他“老包”、“包司令”。   1941年7月,冀东日军调走,改由4万多治安军建立“模范治安区”。包森率军相继取得双城子攻坚战的胜利和果河沿大捷。其中果河沿大捷以7个连的兵力对付敌人1个团(即玉田治安军第四团),全歼敌人千余名。由于接连两个伪团长因军旗被包森部队夺去而被日军指挥官枪毙,以至于伪军出门连军旗都不敢带了。连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