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

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8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司母戊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佛教传入中国 C.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D. 西学传入中国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提示词:“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A项不合题意;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B项不合题意;古代和近代,中国实行开放政策,西学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但是没有诞生更多的学术派别。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3.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右图的曲线变化,可知甲时期对儒家思想重视程度低,根据时间可知识秦朝时期,此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施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乙时期对儒家思想的重视程度提高,此时期是汉朝时期,可知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4.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一触即发”。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材料反映的是淝水之战 B. 这场大战是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曹操在赤壁大败孙刘联军,统一北方 D. 曹操军队数量多,且擅长水战,又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因而获胜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8年”“曹操”“周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率军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在赤壁遇上了孙刘联军,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点定了基础。因此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这场大战是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 5.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个优点是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为选官标准。科举制度创造出一种相对客观、公平的选拔机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国家可以选拔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成为历代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因此,题干材料中的“此制”是科举制,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科举制。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最大的不同是选官标准,科举制以才能为主要标准,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为主要标准。 6.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金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子”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A. 唐都长安 B. 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