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doc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 西/西/财/经/夭/学/学/赦 Joemal0fFimr~andE(mUnive~ity Aug.,2OO3_ v01.25N0.4200 匿哥■●—瑟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 许经勇,任柏强2 (1.厦门大学经济系福建厦门361005;2.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年8月 园■圈 [摘要]从十六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论述的逻辑体系看,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结合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 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布局,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 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56(2003)04—00O6一o4 ARationalReflectionontheUrbanization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XuJing—yongI,RenBo—qi锄 (1.Dept.ofEconomics,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2.WenzhouUniversity,Wenzhon325035China) Abd瞳置:ViewedfromthelogicoftheexpositionofthePartysSixteenthCongressreportontheproblemsofagricuhme,rurala吼and peasants,theideatospeoauptheIⅡkmonprocessisputforwardtomeettheinherentneedsofpromotingruraleconomiclm~erity.In otherwords.thechiefproposeofaliI1aslⅡbanizad0natpresentstageistosolvetheproblemoftheruralpopulations仃j啪totheurban81- eas;togradually0p血1izetheb0flofmIalandurbanpopulation;andtoprepareessentialconditionsfortheconstructionofnlodoma一 culture.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andtheincrease0fpeasantsincome. KeyWords:Chinesecharacteristics;uIIln0nroad;rationalreflection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我国经济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 多年间有1亿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 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o%左右,使 乡镇工业取代国有工业,成为我国工业的主要组成 部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工 业化过程,并成为20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 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6%).显而易见,上 述大规模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是制度变革的结果.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 产要素被强制地束缚在效率很低的生产部门,如集 体化的农业部门.由于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劳动力不 流动,劳动报酬也不是由市场决定,因此劳动者从集 体经济中得到的报酬与其边际产出无关,倒是与生 产队集体的平均产出水平有关.在许多情况下,劳 动的边际产出甚至低于实际收入水平,相当大的一 部分劳动力成为几乎没有什么产出的闲置资源.因 制度因素对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所造成的 障碍,我们称之为制度成本,因为它导致生产要素 流动不充分,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生产资源 不同,劳动力资源是属于流失性资源,对劳动力的浪 费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市场取向改革打破了计划经 济体制,废除了农村人民公社,逐步消除了妨碍生产 要素流动的各项制度政策,使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形 成,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有可能按照市场所揭 示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在部门之间重新进行有效的 配置,因而显着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在20世纪9o年代中 期以后逐渐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 流趋势.仅1997,1998年两年统计,从事农业的劳 动力就净增366万人,1999,2000,2001年每年至少 也要净增100多万人.出现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资 源配置效应的潜力告终,主要依据是:尽管已有大量 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但由于农村人口和 劳动力的迅速增长,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还有3 亿多,同改革初期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100 多万个.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