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pptVIP

[文学]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诸子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诸子散文 “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刘知几《史通·言语》)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 1、春秋后、战国初期 2、战国中期 3、战国后期 三、诸子散文的时代特点 1、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畅所欲言,对现实的认识有深度和广度。 2、在文风上:诸子散文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3、在语言上:诸子散文都十分讲究文采和修辞。 4、在文体发展上:诸子散文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 第一节《论语》 《墨子》 一、孔子与《论语》 (一)、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二)、《论语》 孔子思想核心:仁 颜渊:克己复礼 仲弓:己所不欲,无施于人司马牛:其言也訒樊迟:爱人。 1、通过简单的行动、对话展示人物形象 《卫灵公·师冕见》:“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2、善于将深邃的哲理疑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理论文字同时具有盎然诗意。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论语》一书虽多为口语,通俗易晓,但同时又吸收了书面语之长,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的独特风格。许多话具格言味道,为后人传诵。 名不正则言不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公治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焉。《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卫灵公》 参考书目 杨伯俊《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程树德《论语集释》 中华书局 1997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 人民出版社 1954年版 二、墨翟和《墨子》 (一)墨翟墨子主张选贤授能,反对贵族专制,倡导“兼爱”“非攻”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二)《墨子》 1、《墨子》一书的思想内容 《鲁问》“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侮)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鲁问》“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反对谴责从事音乐活动,驳斥有命说暴王作之);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侮)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2、《墨子》散文特色 (1)、从语录体向专论体过度 (2)、从简单对话到曲折完整的故事 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汤文,行则譬于狗,伤矣哉!” (3)有意识在议论中运用形式逻辑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其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是何故也?以 其亏人愈多,其不义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逾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逾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