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古书注释往往异说歧出,具备训诂学知识,可以辨析正误,择善而从。 “采采卷耳。”《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 毛亨、孔颖达、朱熹释为采摘义,动词;戴震、马瑞辰释为鲜明茂盛义,形容词。 考察《诗经》共出现9次。参考其他篇目中这个词语的用法,可以确定应该是形容词。 训诂学常用的方法“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王引之《经传释词·序》) (二)辨析正误 2、古书解释有时不够准确,考察旧注前说,辨析比较,也是训诂学常用的方法。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关于“加”字,有“超过”、“增加”等解释。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说文》:“诬,加也。”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祝词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 根据《说文》释义和杜预的注释,“加”的意义应该是言语不真实,说谎夸大。 文献整理工作,涉及校勘、标点、注释、翻译。古书没有标点,而给古书加标点,标点和断句要是错了,不仅没有读懂,谈不上注释和翻译了。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句读。“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韩愈《师说》) 三、训诂学与文献整理 1、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2、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 现代辞书直接从古代训诂取材。 《现代汉语词典》:“攸:所。” 《尔雅》:“攸,所也。”《玉篇》:“攸,所也。” 现代辞书的释义仍需进一步完善。 瓦解:古代制瓦,先做成圆筒,再分解成四片。 《现代汉语词典》比如崩溃或分裂、是对方的力量崩溃 。 四、训诂学与辞书编纂 第三节 训诂学的学科地位 训诂学与汉语词汇学、汉语语义学是相邻学科。文献学、校勘学、语源学、词典学是从训诂学中分化出来的。训诂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任务是解读古代文献,继承、发扬、传播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1.阅读古代训诂材料 熟悉古书旧注,平时多读、多积累。例如《诗经》的毛传郑笺,孔颖达《五经正义》,朱熹《四书集注》,李善《文选注》,《史记》三家注,王念孙《读书杂志》等。 2.掌握训诂学的科学原理 重视训诂学理论学习,读懂教材,结合教材的例证材料理解训诂学理论。运用训诂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系统的训诂方法 训诂学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选用教材: 孙永选 阚景忠 主编《新编训诂学纲要》齐鲁书社 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湖北人民出版社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刘又辛、李茂康《训诂学新论》巴蜀书社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黎千驹《训诂方法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作业 名词解释: 1.训诂 2.小学 训 诂 学 讲授人:张建会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二节 训诂学的功用 第三节 训诂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一、训诂 1、“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说文解字》 2、“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训之为言顺也,顺其意义而道。” 《尔雅义疏》 “训” 1、“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说文解字》 2、“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诂之为言故也,故之为言古也。” 《尔雅义疏》 “诂” 1、从语源角度 “训”与“顺”同义。从字形分析可以看出,声符都是“川”,川有“通顺”义。“训”的义符是“言”,意义与语言有关,本义应是语言的顺通。 2、《释名》:“川,穿也,穿地而流也。” 3、“诂”源于“古”。“古”的字形是“十”和“口”会意而成,即古代。义符是“言”。本义应是古代的语言。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关雎》 “训”、“诂”二字都是指语言解释,意义相近,经常连用,两字的次序早期不固定。后来次序趋于稳定,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词,指的是解释语言的工作以及解释古书语言形成的训诂资料。后来又成为学科名称。 通释语义、解读经书 训诂工作 注释工作 考证工作 纂辑工作 注释材料 考证材料: 训诂专书: 二、 训诂学 训诂学:是以前代训诂资料和前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写作专题18 读后续写全文模板·背诵50句(原卷版).docx VIP
- 18D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pdf VIP
- 6.1树立法治观念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docx VIP
- 2025公安招聘辅警考试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pptx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青岛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信息科技基础 课时学历案 .pdf VIP
- 外研版(2025)必修第一册Unit 1 A New Start Developing ideas Writing 课件(1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青岛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反馈与优化 课时学历案 .docx VIP
- 高压试验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