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3.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3

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三) 盖 所 者 安 何 故 且 莫 盖 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如: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2.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 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燕。(《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者,何哉?(《石钟山记》)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者”有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所在皆是也。(《五人墓碑记》) 安 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2.用作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沛公安在?(《鸿门宴》) 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