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毁中日甲午战争探寻战争起因.PPTVIP

盛世之毁中日甲午战争探寻战争起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世之毁中日甲午战争探寻战争起因

* 1894年6月9日,日军登陆仁川。到这个时候,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军。李鸿章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给北洋海军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只要英俄德法美等国家调停,战争就不会爆发。” ——摘编自《盛世之毁》 中日甲午战争 探寻战争起因 * 清政府 日 本 列 强 默许纵容 提供契机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避战 求和 朝 鲜(东学党起义) (根本) (直接) 战争来临 中日甲午战争 探寻战争起因 助涨野心 *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西方报刊评论旅顺大屠杀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呜咽的海风(过程) 中日甲午战争 探究二:分析《马关条约》内容及其危害,思考为什么说其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 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 日本在华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无言的泪水 ——天涯何处是神州 资本输出 分割世界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 中日甲午战争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探究三:中国为何会战败? 悲怆的反思 —— 中国为何战败 * 中日甲午战争 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力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理既悖逆,势又孱弱,我中国于此不日本之胜,而谁胜乎? ——《中倭战守始末记》 悲怆的反思 —— 中国为何战败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清傲慢轻敌,避战自保 * 中日甲午战争 悲怆的反思 —— 中国为何战败 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比较 舰数 34 40 -6 炮数 260 378 - 118 总排水量 41800 57448 - 15648 平均时速 12.4 14.5 - 2.1 海军兵力 3400 6600 - 3200 铁甲舰 4 1 +3 巡洋舰 6 20 - 14 鱼雷艇 12 6 +6 炮艇 6 7 - 1 军备落后,实力悬殊 * 中日甲午战争 悲怆的反思 —— 中国为何战败 慈禧太后1894年为过60岁大寿,修建北海、中海、南海,花600万两银子,其中435万两是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花1000万两银子,其中近800万两又是挪用海军军费。当时有一位大臣说,应当把这个钱省下来用在海军上,慈禧太后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让谁一辈子不高兴!”直接把他给革职了。 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87年,天皇谕令:从内库中提取三十万元,聊以资助海军,望诸大臣深明朕意。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 中日甲午战争 悲怆的反思 —— 中国为何战败 清国有今日之败者,故非君一己之罪,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前三十载,我日本国事,遭若何之辛酸,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制,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 ——伊东佑亨致丁日昌劝降书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俾斯麦(德) 清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日本蓄谋已久,制度先进 * 中日甲午战争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探究四: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 中日甲午战争 据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的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四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从增长速度来看,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平均每年的投资数则超过15.5倍。 客观上推动了中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