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书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2-书法

書 法 書法的材料工具 書法的歷史 甲骨文就是用龜甲獸骨卜卦而刻於上面的卜辭,是殷商時候的文字。 甲骨文字的排列自由,不像後來書法字的嚴謹,但筆畫的分佈卻十分均勻、架構平衡,保留有象形繪畫的型態,卻又經過重新安排筆畫而成的文字。 金文是指鑄造或刻鑿在鐘鼎器等金屬器具上的銘文又稱為鐘鼎文或吉金文 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宗廟祭器。內壁鑄有五百個字的長銘,是現存商周兩代中,銘文最長的一件。大意是: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又令毛公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最後頒贈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 篆 書 篆書包括大篆及小篆。 大篆是指秦以前的石鼓文。 石鼓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為統天下,下令「書同文、車同軌」 宰相李斯詔令文字,就是我們所知的「小篆」 小篆結體較為對稱統一,有一股均衡之美, 大篆變化較多,結構大小錯落自由多變。 吳昌碩《臨石鼓文》清 隸 書 秦人程邈為求書寫上更為快捷,改變篆字的圓滑均勻的筆劃而求平正,就產生了隸書。 隸書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橫畫中的起筆有如蠶頭、收筆有如鳳尾 有著輕鬆飄灑的意趣與扁闊秀逸的特質及漢碑中樸拙沈厚的特殊風味 到漢代時公文書信上幾乎都用隸書書寫,東漢刻碑也是多用隸書,但是字的體態不完全相似,著名的碑體有《禮器碑》、《張遷碑》、《乙瑛碑》。 行 書 是由隸書逐漸演化而來的,東漢末年即已流行 至東晉時代,可謂極盛時期。 由於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它比工整的楷書流暢,比率性的草書易學易認,成為當代實用性最強的書體,書法愛好者十之八九都重視行書的習寫,原因在此。 字如其人 其人如字 用筆在心 心正則筆正 1 欣賞單字的點畫 2 用筆與結構 3 整體的行氣和字與之間的排列方式 4 看看那些白底與黑色彎曲線條的對比 5 想想書法家用什麼樣的觀點構成這整幅作品的畫面 6 最後再品味整幅作品裡的氣韻風神 張旭《古詩四帖》唐 萬物神妙的觀察者 書家揮毫時 從自然萬物中汲取各式靈感 範本形式之美 融集於一身 化筆為書 觀賞者 從作品的筆畫動勢 結構氣象 體會書家的創作靈感 共鳴蘊藏的萬象 懷素《自敘帖》唐 穠纖合度的書體美 明 項穆 書法雅言 猶人之論相者 瘦而露骨 肥而露肉 不以為佳 瘦不露骨 肥不露肉 乃為尙也 在瘦削的骨氣中 加以雅潤端莊 讓字在清瘦中有豐腴 謂之清妙 在體態肥潤的字中 襯以流動感與速度感 讓人感覺其中的秀麗巧俏 謂之豐豔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唐 紙上的結構與空間 清 鄧石如 字畫疏處可以走馬 密處不使透風 常計白以當黑 奇趣乃出 王鐸《見花遲詩卷》清 體驗書藝的境界 蘭亭集序 現在傳世的摹本有許多,原真跡已隨唐太宗葬于墓中,後人只得由臨本中窺見此作。 以神龍本〈蘭亭集序〉最為稱道,此本因其上有唐太宗之「神龍」小印而名之,被認定為是由馮承素奉聖旨於蘭亭真跡上雙鉤所摹,所以應是與真跡最為接近的摹本。 〈蘭亭集序〉整篇行書寫來,運筆流暢、巧妙,是王羲之畢生得意之作,值得我們用心體會。 書 法 碑與帖 碑與帖都是流傳後世的書法遺跡,我們習慣於合稱為「碑帖」,實際上是不同 古時的書法名跡,大都是被刻於石碑上,或是鑄造於金屬器物上,即使是到了漢魏以後,已有紙張的發明,但是為著記載歌功頌德的事蹟,也請了專精書法的名家書寫,然後謹慎的雕刻於碑石上,或精心鑄成銅器銘文。但都是笨重的東西,於是古人就研究出拓印的方法,把字印到紙上便於攜帶。因為拓印的緣故,所有從石碑上印下來的字都是黑底白字。凡是用這種方法從石碑或金屬器物印下來的字帖,後人就稱之為「某某碑」。 古人亦曾留下許多直接由墨跡寫於紙絹品上的佳作,但在古時,並沒有照相印刷技術,於是這些紙絹的墨跡,就都先由工匠,把它刻於木版或石版上,然後再一張張的拓印,原來是白底黑字的墨跡,就由於刻版的關係,而轉變成黑底白字的字帖了。凡是用這種方法從紙絹印下來的字帖,後人就稱之為「某某帖」。 *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