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猎猎藩王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旌旗猎猎藩王行   2007年冬,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间藏宝征集活动中曾出现了一卷古旧的画卷,其中隐含的内容让人感到它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该长卷长达3.7米,宽0.42米,彩绘刀马人物,画工精细,让人眼前一亮。再细看,只见长卷画面古旧,色彩缤纷,山势峥嵘,草木繁盛,一队古装人马装束华贵,旗帜鲜明,等级森严,队列有序,正在山石花木中款款而行。这队人马前有卫队开道,随后鼓乐伴奏,近有将士护驾,一王者昂首骑于骏马之上,王妃紧随其后,左右为掌扇仕女,文官幕僚,再后有众多挑夫挑着锦帐行李跟随。那王者白面长须,威猛健壮,头戴碧玉冠,身着团龙袍,腰系玉带,气宇轩昂,非同一般。全队从头至尾共有人物74位,骏马43匹,仪仗锦旗,繁纷复杂。这幅长卷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有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收藏价值大不大?根据持宝人韩先生的要求,我用较长的时间对这幅画进行了多方面考证,仍感到疑云重重:这幅无款无章的作品所描绘的很可能是明朝的一位藩王出行图,但作品究竟为何人所绘?绘的又是明朝的哪一位藩王?为什么藩王身后的大旗上没有名号?花费如此功力绘这张长卷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连串的问号令人十分费解,现试作初步分析如下:      1.绘画来历。据藏家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00多年。其祖上原是浙江余杭人,清中后期辗转迁徒至北京,此画为其传家之物。画前后有丝织卷尾包首,上下各有不到1厘米绢丝嵌边,十分残旧,是百年以上的表征。   2.画面的背景。此画所绘山水树木皆为北方景色,树木主要由柳树、松树、柏树、桃树、栗树组成,山石峥嵘怪异且石上无树,地面为土黄色,这一切都表示这一行人马是行进在北方的山林中。这就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骑在马上的王者应该是古代北方的一位藩王。   3.人物的服饰。画面文臣武将所穿皆为明代官服,王后及宫女所穿的襦衫、襦裙、云肩均为明代妇女的服饰,挑夫颈上所系汗巾也是明代绘画中常见的,这就可将此画的历史背景定在明代。   4.画面的色彩。画面树木山石及人物服饰以矿石粉质颜料为之,色彩十分鲜艳,有部分色彩粉化脱落,这种现象常见之于现存明代绘画,单从绘画的色彩颜料考证,此画绘制年代下限似应为明代末年。   5.丝绢的质地。细看此卷绘画所用丝绢,纱支稀疏断裂严重,比较宋绢的光匀细密平整历久不疲相去甚远,也没有清绢的柔软精细,非常类似明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叫做窗纱格的丝绢,明朝中期一位叫做张平山的画家常用这种绢作画。张平山名张路,字平山(1461~1537年,是明宣德至成化年间人),工书善画,长于人物山水兼翎毛花卉,与朱端、蒋嵩、汪肇等人均为浙派名家,其人物画用笔矫健,运笔迅捷,衣带曲尽其妙,生动传神,传世作品有《人物山水图册》《东坡玉堂宴归图》等。据此,则此画的绘制年份最晚应在明中期。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宫廷画师中还有一位杰出的民间画匠商喜,字惟吉,河南濮阳人,善画山水人物,花木翎毛,尤善摹宋人笔意,其人物画极为杰出。从传世的商喜所绘《钟馗图》《关羽擒将图》和《明宣宗出猎图》(故宫博物院馆藏)中可以看出,商喜的人物刻画入微,线条精确,色彩浓丽鲜明,有明显的壁画艺术特色,而且画风带有浓烈的民间画的风韵。那么,这幅作品究竟是不是商喜所绘?再有,画中人物仪仗队列绝非寻常官员出行可比,如果是明中期以后的藩镇出行,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从宣德年以后为防止藩镇作乱,藩王只是在名分上享有尊贵的地位,已没有蓄养军队的权力,那么,画上这位耀武扬威、军力强大的王者究竟是谁呢?   6.历史背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守边军力,曾经将24个儿子分封为藩王,各自镇守一方。其中镇守北边的有晋王、宁王和燕王,而以燕王朱棣的军队势力最为强大。公元1390年燕王战胜了蒙元的军队,军事力量更加强大。燕王朱棣文韬武略,招贤纳士,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和谋士。这幅画很可能是王府的宫廷画家为他歌功颂德而作。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元璋已设立宫廷画院,名家辈出,如李再、石悦、谢庭循等,此外还有少数民间工匠进入宫廷,他们的画具有强烈的民间绘画风格,如商喜、上官伯达等人。这幅作品民间绘画风格跃然纸上,是不是商喜所作,有待查证。如果是商喜所画,他为什么不敢落款盖章?而且不在燕王身边飘扬的大旗上写上一个“燕”字呢?这还要从当时的变故说起。   公元1399年朱元璋病死,立长孙朱允文为建文皇帝。为了巩固皇权,继位当年,建文皇帝就开始削藩,首先拿燕王的同母弟弟周王朱肃下手,借故将朱肃捉拿到南京。当时燕王府人心惶惶,燕王决定立即反叛,以清君侧的名义和南京政府对抗。如果这幅画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那么画家考虑到身家性命,绝对不敢轻易署上自己的名字和落款,也不敢在旗上写上“燕”字。但是,战争进展很快,经过3年朱棣的军队就攻进南京,驱逐了建文皇帝,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并改元永乐做了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