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评论第一章 绪论
新闻评论 绪论 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主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以及各种时评、言论等样式。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业的两大基石。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而新闻评论满足的是受众的话语权。 近些年出现了“时评热”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时评作者就如一个登高望远的眺望者,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的、趋势性的新问题,从而评判新现象。 近几年来有关 “孙志刚事件”、“繁峙矿难记者受贿事件”、“警车撞人案”、 “西安彩票案”“千人下跪求见市长” 等重要新闻事件的新闻评论,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乃至有关法规、政策的修改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评论的意义 “旗帜”和“灵魂”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主要声音”(胡乔木语),新闻评论一直在报纸中占据“旗帜”和“灵魂”的地位。 “旗帜”和“灵魂”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事业的“旗帜”和“灵魂”,与新闻报道一起构成新闻事业的两大基础。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主要声音”(胡乔木语),新闻评论一直在报纸中占据“旗帜”和“灵魂”的地位,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愈来愈受到各类媒体的重视。 “独家观点” 报纸纷纷开设言论版,广播电视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名目繁多的论坛及讨论区,发送手机短信表达看法,也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扩大媒体影响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扩展、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独家报道”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独家角度”、“独家观点”正成为不同类型媒体共同争夺的又一个制高点 。 ?一家媒体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广播电视进入“频道专业化时代”、网络成为我国近1亿人口获取信息渠道的今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在媒体所传播的各类信息中,意见性信息的数量呈大幅度增加的态势。 在新闻源同化现象日益加剧的今天,“独家新闻”已经风光不再,“独家观点”已经逐渐成为争夺受众注意力的王牌。 新闻评论历来被看作媒介的声音,社论等重型评论文体甚至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在组织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新闻评论起着其他类型的传播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民意调查 宣传心理学理论认为,对重大新闻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想定势几乎不能产生影响 。 《人民日报》曾组织过“读者喜欢的栏目”调查,结果在所列举的11个栏目中,三个新闻评述性栏目分别占据了前三名。分别是“国际札记”、“体育三角”和“今日谈”。 可见,受众在选择新闻时并不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一般性介绍,即使是重大的新闻事实,也要求有更多的理性分析和评述。 报刊方面 《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 《光明日报》的“大家谈” 《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冰点时评”和“青年话题” 《文汇报》的“虚实谈”和“文汇时评” 《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 《北京晚报》的“北京论语” 南方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的“七日时评”(后改为“时评”),《广州日报》的“今日时评”和“都市早茶”,《南方周末》的“百姓茶坊”(后改为“众论”)、“视点”和“方舟评论”,《南方都市报》专门开辟“时评”专版, 《南方都市报》的评论版由“社评”及对页的“来论”组成,评论占了两个版,由此可看出其对评论的重视。 广播方面 80年代初期起,各地广播电台的广播谈话节目开始兴起;80年代中期,音响评论出现并逐步走向完善;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开播,强化了主持人在杂志型节目中的串联与评点;90年代初期广播谈话节目从“为说而写”向“以说为主”转变,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 广播方面 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新闻纵横》栏目,这种“以焦点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很快为大多数广播电台所采用,也使音响评论更具现场感和时效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直播式热线谈话节目逐渐成为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又一主要节目形态 电视方面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它标志着我国大陆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性栏目的问世,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征的电视评论样式——电视述评的出现 。 1994年4月《焦点访谈》正式在每天的黄金时间开始与观众见面,这个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主旨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当今中国“读者”最多的新闻评论栏目 。 电视方面 在中央电视台带动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