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安史课件15、宋元:中国古代治安.pptVIP

中国治安史课件15、宋元:中国古代治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治安史课件15、宋元:中国古代治安

二、地方治安体制 (一)双轨制 行政:路——州(军、监、府)——县 巡检:都巡检——巡检(巡检使)——军巡捕 县以下的基层不设巡检。 巡检有缉捕权,无审判权。负责城、镇、关卡、水陆要道治安。 京城另有专职消防队。 县有县尉,统率弓手(服役人员)负责本县乡村治安。 县以下之镇、寨,由中央任命监官、镇官负责治安。 (二)乡里实行保甲制 宋代时保甲制度正式确立和实施的时期。诚如保甲制建立者王安石所言:“大抵保甲法不特除盗,强身健体,固可渐习兵,且省财费。” 保甲制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实施,首先在开封府界实行。《畿县保甲条制》。后推行各路。 反对保甲的北宋名臣司马光 保甲基本内容: 1、编制:保(小保)—大保(保)—都保。10-5-10,或5-10-10。分设(小)保长、大保长、都保正、都副保正。依据心力才勇和资产充任。 2、各户抽调保丁:二抽一。 3、以大保为单位轮差巡警。 4、实行“伍保法”连坐. 5、置牌登录户籍。 保甲制自宋以后沿袭至民国时期。 北宋末年记载有“都保正”的墓志铭 清代《福惠全书》所录“甲长条约”(保甲十家长条约)([清]黄六鸿著:福惠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第3辑第19册,第245页。北京:北京出版社。) 清代《福惠全书》所录“保甲册式”(局部)。([清]黄六鸿著:福惠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第3辑第19册,第24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 如何评价保甲制度? 张维迎、邓峰:是适应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基层控制模式。(《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历代官员数、人口数及官员占总人口的比率(%) (1)西汉(2年):1328050.22; (2)东汉(157年):1529860.27; (3)隋(609年):1959370.42; (4)唐(755年):3686680.7; (5)宋(1083年):240000.09; (6)元(1291年):164250.04; (7)明(1381):246830.04。 (三)与保甲相关联的基层治安制度 1、乡约: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陕西蓝田吕氏兄弟首创《吕氏乡约》 渊源:从“守望相助”到乡约 乡约性质:基层乡村民众通过订立村规民约、建立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一种方式。 孟子: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吕大钧之师、理学大家张载:通经致用,躬行礼教 乡约内容 (1)订立《吕氏乡约》,即村规民约,凡自愿加入《吕氏乡约》的,即为乡约成员。 (2)建立乡约组织。乡约成员共同选举约正,负责监督赏罚是否公正;设执月,乡约成员轮流担任,每月一换,负责处理约中的具体事务。 (3)乡约成员定期聚会:乡约成员每月小聚,每季度大聚,开支由众人分担。 (4)明确乡约成员互助的事项 (5)扬善惩恶。对于约中成员的善行,当众公布和记录;对于恶行,也要记录和处罚。 互助内容:十六字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书影(续修四库全书第934册) 过失相规:三种过失,一是犯义之过,包括酗(酗酒闹事)博(赌博)斗(打架)讼(栽赃诬告),行止逾违(违反逾越礼制的行为),行不恭逊(侮慢年长、持人短长、恃强凌众等),言不忠信,造言诬毁和营私太甚;二是犯约之过,即违反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行为;三是不修之过,包括交非其人,游戏怠惰(无所事事、戏笑无度、不务正业),动作无仪(行为粗鄙)和临事不恪(忘记正事、遇事懈怠)。 患难相恤:七种情况下约中成员相互帮助,即:水火、盗贼、疾病、死亡丧葬、孤弱无助、被诬枉和贫困。 宋以后的乡约 倡导乡约的理学大师朱熹 首倡乡约的皇帝——明成祖 清代乡约定期宣讲的“顺治圣谕六条” 后河合地方建石(又称规矩碑、治安碑) (2011年3月河南省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出土。登封境内唐庄、徐庄、君召等乡镇已发现清代乃至中华民国此类“规矩碑”5通。) 昔先王以乡三物教万民,以乡八刑纠万民,当其时,人无匪僻俗乏浇薄,言皆忠信,行不乖方,猗欤休哉?何其盛也!况天下者,由乡而积,乡俗善,天可不烦而理。孔子云:“里仁曰美。”又回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之宜有规矩也明甚。邑西三十里许,后河地方向有乡规久矣。特念事每难成而易败,人多勤始而怠终。于是耆老、绅士、户人、乡约等,更继规矩,而立众约,复勤诸石,使一乡之中共知所劝勉云。 一犯坏人坟墓及诬人坏坟墓者乡约邻人察寔处明外,罚钱一千整。 一犯酗酒滋事者处明罚钱五百文。 一犯赌博,罚开赌人钱一千;罚赌者五百文及本地方人诬赌诬盗者察明,罚钱一千。 一犯窝娼及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