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头学区自然环境之调查与分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头学区自然环境之调查与分析

鼻頭學區自然環境之調查與分析 鼻頭地區的地質和地形,氣候和水文以及海域的自然條件,是形成鼻頭居民聚落型態、生活方式及經濟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 壹、地質與地形 鼻頭角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岬角,由於形狀像鼻頭一般突入大海,因而得名。鼻頭里至南雅里間的海岸,因為受到強力波浪直接打擊海岸,以及岩層軟硬的差別,加上構造線(斷層線等)的存在影響海蝕,造成鋸齒式的海岸線,以及後來因為地盤下沈,遂形成出入異常的沈降海岸,是屬於複雜而變化繁複的複式海岸,地理上特別稱為「里阿斯式(Rias)海岸地形」(林朝棨,民46;林興仁,民49)。 鼻頭地區的地形,基本上是受到地殼運動、地質構造的控制和氣候的影響所造成的。從東北角北口經過鼻頭角到龍洞灣,在地質的區分上劃歸為西部山麓帶地質,露出的較新地層,是屬於晚中新世(約700萬--1000萬年前)。從龍洞灣向南,到風景區南口之間,在地質區分上劃歸為中央山脈地質區雪山山脈亞區,露出的地層年代比較古老,是屬於新生代漸新世地層(約3000萬--4000萬年前),由上而下(或較新至較老)的順序(陳獻明,民86;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民72)。 台灣本島的主要地質構造線方向,在鼻頭地區,呈現東北東的走向,幾乎和這裡的海岸線成為垂直的關係,因此,軟硬岩層的分佈幾乎也與海岸垂直。由於岩層抵抗侵蝕力量的不同,因此堅硬的岩層突出海域成岬;鬆軟的岩層凹入形成海灣,位在台灣北部三角中間的鼻頭角,即是因為砂岩的出現而突出成岬,再加上有斷層出現,所以出現海灣狀的海岸線(陳獻明,民86;王鑫,民80) ,而這種海岸地帶,受到波浪、潮汐、海流、風以及陸升陸降的作用影響,產生變化豐富的海積及珊瑚礁的地形景觀。 鼻頭角以海崖、海階、差異侵蝕、剝離和強勁東北季風侵蝕的現象著名,在接近水平層的岩層上,可以看出海水面曾經長時期的停留在一個高度上,因而塑造出寬廣的離水波蝕棚(海蝕平台)和陡峻的海崖。在海蝕平台上看到許多海蝕洞、蕈岩的頭部、豆腐岩、燭狀石,形成奇岩怪石的特殊海岸地形。 鼻頭角的岩層,主要是由鼻頭砂岩組成,而龍洞岬露出的是台灣最堅硬的岩路—四稜砂岩,所以都能突出成岬。鼻頭角與龍洞岬之間出現鬆弱的頁岩層,剛好是兩條斷層帶通過的地方,海水沿著脆弱的斷層長年累月的侵蝕,因此凹入而成龍洞灣(王鑫,民83)。龍洞的地形多崢岩和岬角,成為天然的屏障,容易阻擋魚類迴游,所以魚類生物和海底景觀豐富(潘反娥,民83)。 鼻頭角的最高海拔為117公尺(如圖4-1.1鼻頭角等高線),高度雖然不大,但區域內坡度起降幅度極大,缺乏平坦腹地,聚落住家幾乎屋前面臨海洋,屋後即緊鄰斷崖,居民的生活大都沿著狹長的海岸線發展,生活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 鼻頭角具有大小不同的地形景觀,同時又兼具有相關的潮間帶生態環境與不同的海邊生物分佈,不但具有豐富的地景價值,而且是一處優良的戶外環境、科學教室與地形、地質的解說地點。目前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管理處在鼻頭地區已設置地質教室與相關的解說設施,是一個很重要的休憩、旅遊和戶外的教學據點。 貳、氣候與水文 鼻頭地區位於北緯25度2分,東京121度51分,屬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本區的氣候與基隆非常的類似。以中央氣象局基隆測站的資料來看,全年最低的月平均溫度出現在二月,為16.1度;全年最高的月平均溫度為七月,為29.5度。本區氣候上的最大特徵是全年降雨日數較多,降雨量每年大都在3000公釐以上,雨水藉著水化、氧化、水解、碳酸化雨溶解等作用的影響,對岩石產生了軟化作用,使堅硬的岩石受到風化後變軟,更容易受到波浪的侵蝕,而形成特殊的海蝕地形(王鑫,民83)。本區因為日照的時間相對的減少,相對濕度比較大。 台灣位居颱風路徑要衝,在1897--1979年間,侵台的颱風一共發生291次,其中有80次(27%)通過台灣北部或北部海面,向西或者西北方向進行,此類颱風因經過台灣的北部,有時會引起鼻頭地區發生海水倒灌和山石崩落的災情。民國85年賀伯颱風由台灣北部海面向東南方向侵襲,結果引發海浪灌入鼻頭漁港,造成內港盡頭右側進水,災情嚴重。民國86年的溫妮、安珀颱風,則帶來大量的雨水對於受風面的鼻頭國小,即造成嚴重的風災損害。東北季風與颱風的發生情況,經常影響居民的漁業活動,也影響居民的海釣、觀光、餐廳、雜貨等的商業活動,對於漁村居民的生活與經濟造成頗大的影響。 鼻頭角腹地狹小,區內呈現坑坑谷谷的現象,但是能夠集水的區域很小,最大的水流位於內港的上方,由山上順著山窪集流而下,長度約在600公尺左右。在靠近居民聚落的下流部份,居民施作河道工程,兼做截流減緩水流的速度,因此鼻頭地區尚不致有山洪危害的問題發生。 參、海域之自然條件 以鼻頭地區而言,就海洋的等深線來看,由鼻頭角沿岸往外走,海底形成斜坡狀態。由海岸往外3公里處,海底的深度就可以達到200公尺,海底地形陡峭。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