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描写洞庭湖的两首五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描写洞庭湖的两首五律

比较描写洞庭湖的两首五律/gb/misc/2005-02/22/node_1.htm 江山胜景引人入胜,有两个因素:一是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一是韵味深长的文化内涵。如果能够兼而有之,更会让人留恋忘返。岳阳楼就是如此。登临此楼,不仅能够仰观三楚长天,一览洞庭湖光,更能饱览岳阳楼上的历代诗文,真的好像是重踏历史足迹,谛听人间风雨,仿佛看见了一代代文学大家,面对湖山吐露心声,或忧或喜或醉或醒。下面就选择两首五律(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一首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一个比较欣赏,共同领会古圣贤人的心境。 登岳阳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从诗歌本身表达思想的出发点来看二者的不同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漂泊西南十几个年头的杜甫从四川放舟下峡入洞庭湖,泊岳阳城下。时年57岁的他,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老病孤舟”,国恨家痛,此时登临,可谓是心境复杂。首联便紧扣题目,点明登临之意,从“昔闻”、“今上”看是一首登临抒怀诗。诗人触景生情,感慨颇多。 而孟诗则是作者呈送执政者,请求引见自己进入仕途的所谓“干谒诗”,表达的是作者不甘心闲居在家,迫切希望入仕的愿望。 二、写景的特点及目的均不同 从颔联写景的角度来看,杜诗侧重于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涯,气象之大,仿佛天地都囊括其间,借以衬托诗人胸怀的宽广博大,即“位卑未敢忘忧国”。孟诗则侧重于洞庭湖水的气势磅礴,首联突出的是其浩瀚和雄浑的特点,借此来称颂唐王朝的兴盛,也突出了自己激荡不安的入仕心理。纪昀的“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之语确实道出了这首干谒诗的妙处。 三、抒发的情感不同 杜诗的尾联转进一层,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使此诗的思想境界深邃阔大。作者看到洞庭湖烟波浩淼的神奇景象,忽又想到“飘似沙鸥”的自己,又想到吐蕃入侵,边陲不宁,感于内乱初定,外侵又入,不禁老泪纵横。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等伟大! 孟诗的后四句,从洞庭湖的气势,联想到欣欣向荣的开元盛世,因而有出仕之心,但苦于欲渡无舟,故有“坐观垂钓”之叹。可是此时的他是多么想有舟楫使自己渡越洞庭湖,划向宦海一展宏图啊!因此,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来表达这种愿望。诗中的“垂钓者”,暗指当朝的执政者,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羡鱼情”言外之意如果有人引见自己就会由“坐观”变为执竿而钓的人,其要求引见的心情表露含蓄自然。 四、艺术特点的比较 这两首诗的前四句都以雄浑的气势、夸张的手法,从正面直写了洞庭湖景象的壮阔雄浑,气势的磅礴有力,给人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但杜诗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较之孟诗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不凡之处。因为前者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无比的气魄,而后者仅仅局限于“云梦泽”的“气蒸”、洞庭湖的“波撼”。 再从全诗来看,杜诗写景有包容宇宙吐纳海内的气势,抒情有催人泪下气荡回肠的效果。从前边的大气磅礴,到后边的忧苦慨叹,集中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汩极难”(黄白山语),评价极其中肯;而孟诗运用寄兴的手法,以写洞庭湖起兴,后写所感,再运用典故,吐露心声,达到了一种含而不露却用意分明的意图,显得委婉含蓄,自然清新。爱莲说》和《陋室铭》之异同? 一、同中之异   从主题看,两文表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但《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的清白节操,《陋室铭》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前者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后者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从表达方式看,都聚描写、抒情、议议于一体。但前者对莲进行的是人格化描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莲而不妖的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美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使莲成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在作者爱莲的议论中,表露出其高尚情操。而后者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二、异中之同   从文体看,《爱莲说》的说和《陋室铭》的铭标明了各自所属文体的不同。根据古文体的分类,说为说理文,铭是应用文。但两文都是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所以从这一点讲,两文又都属议论文。   从句式看,前者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后者则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中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