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病虫害防治-6园林病害防治-常见的根部病害PPT
第三节 根部病害概说一、苗木猝倒病二、根腐、根朽病类三、根瘤病类第6章 常见园林病害的防治概说园林植物的根部病害是园林植物各类病害中种类最少的,但其危害性却很大。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症状类型可分为:根部及根茎部皮层腐烂,并产生特征性的白色菌丝、菌核、菌索;根部和根茎部肿瘤;病菌从根部侵入并在输导组织定植导致植株枯萎;根部或干基腐朽并可见大型子实体等。根部病害发生后的地上部分往往表现出叶色发黄、放叶迟缓、叶形变小、提早落叶、植株矮化等症状。概说引起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病原,一类是非侵染性病原,如土壤积水、酸碱度不适、土壤板结、施肥不当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原,如真菌、细菌、线虫。 概说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发生特点:1.病原物主要在土壤、病株残体和病根上越冬。2.病原物的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病根与健根之间的相互接触,线虫及菌索的主动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苗的调运。3.病原物通过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而侵入根内。4.潜育期长短不一,一般来说,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潜育期要比多年生木本植物潜育期要短。5.根部病害的诊断一般较困难,一是因为根部病害早期不易发现;二是直接原因难以确定。概说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防治原则。严格实施检疫措施、病土消毒、病根清除和植前处理,是减少侵染来源的重要措施;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对土壤习居菌引起的病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以菌治病工作,探索根部病害防治的新途径。 病原引起本病的原因有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原包括:圃地积水,排水不良,造成根系窒息;土壤干旱,土壤粘重,表土板结;覆土过厚,平畦播种揭开草帘子时间过晚;地表温度过高,根茎灼伤;农药污染等。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腐霉菌(Pythium spp.)、丝核菌(Rhizoctoni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发病规律病原菌分别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和菌核渡过不良环境。借雨水、灌溉水传播一旦遇到合适的寄主便侵染为害。病菌主要危害1年生幼苗,尤其是苗木出土后至木质化之前最容易感病。发病严重与以下因素有关:长期连作感病植物,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种子质量差,发芽势弱,发芽率低;幼苗出土后连遇阴雨,光照不足,幼苗木质化程度差,抗病力低;播种迟、覆土深、雨天操作、揭草不及时、施用生肥等。 幼苗猝倒病病原菌1、腐霉菌的孢囊梗、孢子囊、游动孢子和卵孢子2、丝核菌的幼、老菌丝3、镰孢菌的大、小分生孢子4、镰格孢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猝倒病为害状幼苗猝倒病防治措施1、选好圃地,要求不积水,透水性良好,不连作,前作不要是茄科等最易感病植物。2、圃地深翻、耙平,施好底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做高床条播,播种沟内撒入75%敌克松4~6克/平方米。3、精细选种,播种前用0.2%~0.5%的敌克松等拌种。4、适时播种,使苗木能在雨季发病敏感期之前木质化,增强苗木的抗病能力。5、播种后控制灌水,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少灌水,减少发病;6、出现苗木感病时,在苗木棍颈部用75%敌克松4~6克/平方米灌根。7、苗木出圃时严格检查,一经发现带病苗木立即销毁。8、栽植前,将苗木根部浸入70%甲基托布津500倍溶液中10-30分钟,进行根系消毒处理。二、根腐、根朽病类根腐病类是园林植物上的常见病害。包括根腐病、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苗木立枯病等。主要是由真菌和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常导致植株的死亡。 花木紫纹羽病1.分布与为害:又称紫色根腐病。是园林植物、树木、果树、农作物上的常见病害。我国东北各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发生。松、杉、柏、刺槐、杨、柳、栎、漆树、橡胶、芒果等都易受害。苗木受害后,病害发展很快,常导致苗木枯死;大树发病后,生长衰弱,个别严重的植物会因根茎腐烂而死亡。 症状从小根开始发病,逐渐蔓延至侧根及主根,甚至到树干基部,皮层腐烂,易与木质部剥离。病根及干基部表面有紫色网状菌丝层或菌丝束,有的形成一层质地较厚的毛绒状紫褐色菌膜,如膏药状贴在干基处,夏天在上面形成一层很薄的白粉状孢子层。在病根表面菌丝层中有时还有紫色球状的菌核。病株地上部分表现为:顶梢不发芽,叶形变小、发黄、皱缩卷曲,枝条干枯,最后全株死亡。 病原病原菌为紫卷担子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 (Tul.) Pat.]。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银耳目、卷担子菌属。子实体膜质,紫色或紫红色。子实层向上、光滑。担子卷曲,担孢子单胞、肾形、无色。病菌在病根表面形成明显的紫色菌丝体和菌核,菌核直径1.0mm左右。在未发现其有性阶段以前,曾以它的菌丝体的特点命名为紫纹丝核菌(Rhizoctonia crcorum Fr.) 发病规律病原菌利用它在病根上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在土壤内。菌核有抵抗不良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必威体育精装版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