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docVIP

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冯小云 吴玉燕 通讯作者 赵彬芳 张博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陕西西安 710038   【摘 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43例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意识状态和肢体肌力为处理依据,分别或综合应用肢体按摩,穿压力梯度长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静脉足泵,低分子量肝素进行预防等措施,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个体化护理。结果:1243例患者,发生下肢DVT156例,发生率12.6%。156例中成功治愈113例(72.4%)、好转31例(19.9%)。结论:对于脑出血开颅后导致DVT形成的血流速度缓慢、血流粘稠度高、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因素加强预防护理,可以最大可能的地降低下肢DVT的发生。   【关键词】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24-02   Postoper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of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Cerebral-hemorage Cases Treated with Crainoectomy   Feng Xiao-yun,Wu Yu-yan,Zhao Bin-fang,Zhang Bo,Jiang Juan,Tian Xiao-yan,   Jing Wen-ting,Zhang Ru,Hou Fang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可发生在下肢近端和远端,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脑出血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延迟或完全丧失,甚至因血栓脱落造成远隔器官如肺、肾、脑栓塞危及生命。神经外科手术后DVT发病率在24%左右[2],国外报道下肢DVT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5万[3],若治疗不当,复发率高达20-50% [4]。所以,积极地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早期预防或发现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将大大改善DTV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1243例,共发生下肢DVT156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43例脑出血患者,男739例、女504例,年龄23-91岁,平均58.9岁。原发病:高血压脑出血969例,动脉瘤破裂脑内血肿形成94例,脑血管畸形出血77例,烟雾病3例,均于全麻下行骨瓣开颅手术。156例下肢DVT患者,男96例、女60例,年龄32-67岁,平均51.3岁。下肢DVT累及左下肢79例,右下肢73例,双侧受累4例。发现或确诊时间在术后3-21天,平均6.8d。156例下肢DVT患者通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1.2 临床表现 主要的症状有患肢疼痛和压痛、肿胀、静脉曲张、皮下静脉凸出、患肢轻度发绀,可伴有低热,少有体温超过38.5℃。部分患者DVT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1.3 方法 对于手术后患者,如果没有下肢DVT的临床症状,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常规在术后第3天,第1、2、3、4周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DVT的临床症状者随时检查。①对于意识清醒或嗜睡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即行械方法进行预防。根据肌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下肢肌力Ⅴ级、Ⅳ级者加强主动运动,辅助定时按摩;下肢肌力Ⅲ级者穿压力梯度长袜(GCS),定时按摩,加强主动运动;下肢肌力0级、Ⅰ级、Ⅱ级者穿压力梯度长袜(GCS),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和静脉足泵(VFP)等,评估患者无高出血风险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LMWH)进行预防,使用6000单位,12h一次皮下注射,一般情况下应用14d。②对于昏迷患者,常规使用GCS, IPC和VFP等机械预防措施,评估患者无高出血风险时给予LMWH进行预防,剂量、方法同上。一旦DVT确诊后,①给予LMWH抗凝治疗,能经口服药使应用华法林,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测定值的1.5-2.5倍为标准。抗凝时间待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一般3-6个月,方可停药。②溶栓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导管溶栓或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近期出血或用高出血风险患者禁忌溶栓治疗。 首剂使用尿激酶100万单位,以后应用30万单位,每日1次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