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docVIP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周欣晖 李 娟 苏焱萍(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新疆和田 848000)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160-02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的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65%左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情况下不难,但微小乳头癌有时却容易被忽视。对我院1998年~2008年确诊的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回顾,以再次加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了解。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26~51岁,平均38岁。 1.2方法 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来自我院外科手术标本及外院外检标本,其中5例术前经穿刺细胞学检查为甲状腺乳头状瘤而行手术切除,2例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余3例术前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不明确,超声检查均见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声像图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肿,内有乳头状突起,实质部分纤维化、钙化。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切片。复习全部切片及存档临床资料,并随访。 1.3结果 1.3.1手术结果 10例中只有1例有吞咽不适等症状,其余9例均为体检发现肿物;6例发生在左侧,4例发生在右侧。10例T3、T4、TSH均在正常范围,8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例行局部切除术。术后随访至今,除1例伴有颈旁淋巴结转移外,余均未见复发。 1.3.2病理检查结果 巨检:7例均为灰褐色组织,内见一灰白色结节,直径0.5~0.9cm,实性,质脆,边界不清。镜检:肿瘤内或其周围均见明显纤维化或瘢痕样绊组织及或多或少的毛玻璃样状核及核内包涵体。8例可见短乳头状结构形成,并见较多扁平密集的甲状腺滤泡排列,有背靠背及共壁现象,细胞中度异型;余2例除具有上述特征外,可偶见核内包涵体及砂粒体,癌体旁淋巴细胞浸润,偶伴淋巴滤泡形成。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2 讨论 2.1临床特征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好发生于青壮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儿童少见。该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临床表现无特殊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及吞咽不适等压迫症状时,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等伴发的疾病所致。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虽为恶性肿瘤,但预后较好。 病理特征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属甲状腺微小癌,体积较小,直径lt;1cm,临床诊断困难,多因其他疾病进行腺叶切除时发现,或在淋巴结转移时引起注意。近年来发现甲状腺微小癌十分常见。这提示我们,在看似良性甲状腺病变的大标本取材中要仔细检查,应做多个切面寻找灰白色结节,尤其应注意一些钙化结节。因为乳头状癌往往有间质钙化及砂粒体形成。看见与褐色甲状腺组织有明显颜色对比的瘢痕样组织时,一定要多取材、多切片,以免漏诊。此癌在组织学分类上大多属于乳头状癌,本文10例均为乳头状癌。 2.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主要为四方面 2.2.1突出滤泡腔内或囊腔的乳头状突起 乳头可细长或短钝,长者可有复杂的分支,乳头可多可少,仅少数乳头状癌全为乳头状结构,大多伴发滤泡状成分,甚至可全部为滤泡状结构,各阶层头表面被覆单层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异型,排列紊乱,极向消失,但核分裂较少。 2.2.2毛玻璃状核、核沟及核内包涵体 这是乳头状癌具备的特征性病变,但仅占乳头状癌的50%。10例中只有3例较多,符合上述特征,其余几例均少量细胞具此特征,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作为确诊依据尚嫌不足。同时,有些病例的这些特征并不典型,但细胞核染色深,细胞活跃。虽未见明显的毛玻璃状核,至少提示细胞生长较活跃。传统观点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头和分支数与恶性程度相关,又观察发现乳头状癌常与滤镜泡癌相并存,故有了混合癌的概念。有些学者经长期随访证实混合癌的生物学行为与纯乳头状癌相同,而滤泡癌不同,故提出凡有乳头成分甲状腺癌应归入乳头状癌的范畴。近年来对乳头状癌的诊断已经从乳头转向细胞参数,如毛玻璃状核、核沟等。Rosai等认为具有毛玻璃钢状核均可诊断为乳头状癌,不再强调乳头结构。但也有学者认为毛玻璃钢状核虽在乳头状癌中十分突出,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也能见到灶性区域的毛玻璃钢状核。乳头状癌的间质往往有钙质化及砂粒体形成,这也是乳头癌特征性病变,可能是癌细胞变性或坏死后经钙盐沉着而形成,当然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也偶有出现,但在非癌性的甲状腺病变内则极其少见。 2.2.3间质纤维化肿瘤内或肿瘤旁间质纤维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