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陈衡哲家书家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代才女”陈衡哲家书家事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史学界、文学界和教育界有一位女性的名字非常响亮,她就是陈衡哲。陈衡哲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被称为“一代才女”。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名字却很少为人所知。最近笔者因参与整理陈衡哲家书,才有缘了解这位不平凡女性的传奇人生。   陈衡哲(1890―1976年)笔名莎菲,湖南衡东人,生于江苏常州。她的祖父、父亲都当过清朝的官吏。陈衡哲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慧好学。1914年夏清华学堂首次招收留美女生,她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历史兼西洋文学,191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大历史系任教,是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后来她又在东南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系当过教授。曾代表中国参加过四次国际学术会议。   笔者参与整理的陈衡哲家书共有十余封,主要是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写给丈夫任鸿隽的三姐的。家书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她的教学、写作、学术活动、婚恋观念、子女教育、家族亲情及时事变迁等。从信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仍以男权为中心的近代中国,作为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陈衡哲要当好妻子、母亲,要承担家庭的责任,还要作为学者和教授,服务于社会。多重角色的承担使她常常感到分身乏术。她在1929年9月8日写给三姐的信中表现出一个女人的坚韧和无条“今秋日本之会,我十分想去,但家中又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放心,你如肯先来,俾我能得到一点自由,那真是感激极了。”   陈衡哲的丈夫任鸿隽(1886―1961年)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的翘楚,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们的结合颇具文学意味和浪漫色彩。   在婚姻方面,陈衡哲原本是报定终身不嫁的独身主义者。1915年夏,正在康乃尔大学学习的任鸿隽作为《留美学生季报》的主编,收到了作者莎菲的来稿《来因女士传》。任鸿隽读来兴味盎然,认定作者很有小说天才,于当年《留美学生季报》秋季号上编发了这篇文章。紧接着,任鸿隽向莎菲约稿,两人开始了通信。   1916年暑假期间,任鸿隽邀几位朋友到康乃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郊游荡舟,座间除了梅光迪、杨杏佛、唐钺等老朋友外,还有一位新朋友――陈衡哲。这是任、陈二人首次会面,“遂一见如故,爱慕之情与日俱深,四年后乃订终身之约焉。”(任鸿隽《五十自述》)   任鸿隽和陈衡哲做了四年的朋友,1920年两人都回国后在南京定婚,进而结为夫妇。陈衡哲在写给三姐的一封家书中透露了任鸿隽当时的想法:“他对于我们的结婚有两个大愿望。其一是因为他对于旧家庭实在不满意,所以愿自己组织一个小家庭,俾种种梦想可以实现。其二是因为他深信我尚有一点文学的天才,欲为我预备一个清静安闲的小家庭,俾我得一心一意地去发达我的天才。”   陈衡哲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早在留学时期就表现出来了。1915年前后,在留美中国学生中,激荡着两件文化革新运动。其一是白话文运动,提倡人是胡适;其二是科学救国运动,提倡人是任鸿隽。这两项运动,陈衡哲都是积极参加者。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胡适与任鸿隽等人的“白话文之争”,却率先实践白话文写作,1917年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还要早一年;1918年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陈衡哲以实际行动支持白话文运动,被胡适称为新文学“最早的同志”。   《西洋史》是陈衡哲史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作之一。1922年,陈衡哲应邀进入商务编译所任编辑。在此期间,她主要编写了上下两册《西洋史》。在1922年10月3日的信中,陈衡哲给三姐讲述了自己写作《西洋史》时的情况“我在两月前才把《西洋史》的上册赶完,但已经赶得头昏眼花了。接着又还了许多零碎的文债,所以至今才能给你写信。”胡适在为陈衡哲《西洋史》所写的书评里有这样一段话:“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的供给;但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她确然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功夫。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这一方面说,此书也是一部开山的作品。”   从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陈衡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三个子女的教育方面,逐渐从学术界淡出。晚年居住在上海,1976年1月7日去世,享年86岁。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