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01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01PPT

中 医 学 概 论 ;学 习 要 求;平时成绩要求;你最想了解中医学哪些方面的内容? 如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 临床—中草药、常用中成药、养生、针灸、按摩、美容、常见疾病的诊断(舌诊脉诊)、防治 国内外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进展 你最想让老师以何种方式讲授此门课程? 如课堂讲授、临床带教、讲座、实验室;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概论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概论;(一)中医学的起源; 质的飞跃 经验实践的积累 抽象、系统的理论;1.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孔子“安适自养”说 ;汉代董仲舒首先提出元气之名和天人感应之说,以后元气说得到王充、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等儒生发挥。; ;(1)《黄帝内经》18卷162篇,13首方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史记·扁鹊传》“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八法:汗、下、吐、和、温、清、补、消(利);(4)《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上品:人参、甘草、 地黄、龟甲、阿胶等120种。无毒或毒性小,属补养类药。 中品:葛根、当归、麻黄、知母、水银等120种,有毒无毒均有,多系补养兼攻治疾病药物。 下品:附子、乌头、半夏、蜈蚣、蛇蜕等125种,多有毒,不可久服,可除 寒热破积聚,攻治疾病药物。 ;(5) 汉.华佗 《中藏经》 “麻沸散” 最早的外科麻醉手术;(1)西晋.王叔和《脉经》24种脉法 最早的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最早的针灸学专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4)唐.孙思邈《千金方》 6500余首方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王焘《外台秘要》6000余首方 首载消渴病状和治疗方法 (5)唐《新修本草》 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典;刘完素(河间)—寒凉派;金元四大家;课后作业;(4)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   详解《伤寒论》常用方20首 开创方论的研究方法  (6)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 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 ;31;(2) 命门学说——温补学派 “左肾右命门” 明·张介宾《类经》、《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认为“两肾皆属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赵献可“两肾之间命门说”、孙一奎“肾间动气命门说”、清·程知“心包络命门说”;(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瘟疫论》“戾气说”(奠基人) ;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清代·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鞠通、薛雪、王孟英;(4)明· 《普济方》 现存中医药文献中收方数最多的古方书 61739首 (5)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以瘀血立论——逐瘀汤类;5.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上的整体联系; 自 然 界 ;季节气候对人的影响 昼夜的变化对人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课后作业;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 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 征—体征 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 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风热、里热为主;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 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里热为主;;(三)恒动观 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