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一).docVIP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一).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 孔德校区 高二语文组 许媛 教材分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高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三单元。本单元要求我们通过对古诗歌声律地把握,学习有感情的吟诵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因此,学习李煜这首词中要通过诵读把握词中情与景的关系。 学情分析: 我校高二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积累的知识还比较少,稍有难度的诗词就无从下手,无从解读,这在前面学习《李凭箜篌引》时就反映出来了。因此,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借助诵读提升感悟能力,真正理解诗词中的感情和艺术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把握词作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词中的王国之恨、故国之思。 2、走近李煜,提高学生文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把握词作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吟唱法 点拨法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忆江南·怀旧》《浪淘沙》进行延伸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人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虽是薄命君王,但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可以说是一位绝代词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今天我们学习他最著名的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词《虞美人》。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 (二)吟唱诗词,进入情境 学生齐唱《几多愁》,体会诗词感情基调。 (三)赏析内容,走进心灵 1、[提问]文中哪个词是直接叙写作者感情的,并且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愁” 2、[提问]李煜到底有什么人生际遇?因何而愁?他的“愁”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我们要更好地了解这首词就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去探寻他的情感。) 穿插作者生平经历: ①学生参看注释,介绍李煜的经历。 ②教师补充:李煜别名重光。籍贯徐州。生于937年七月初七卒于978年七月初七。仅活了41岁。 [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心情。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明确:(板书) 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 时光流逝 物是人非 总结:前六句,每一句里都有“愁”,可以说,句句含愁,但愁情有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每句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3、学生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说说自己是如何表达各种感情的?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看来我们还不懂得如何含蓄地表达我们的感情,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李煜表现感情的方法。 (1)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 明确: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此时,对人生的厌倦与绝望。 ------人生无常 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穿插作者生平经历: 明确:A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知多少”三个字中包含着多少对往日怀恋之情,也暗示了多少在小楼深院被囚禁的痛苦岁月。 -----亡国之恨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表明次数多。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时光流逝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故国之思 (6)只是朱颜改——“朱颜”:宫殿的容颜 后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