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要精心设计.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政策要精心设计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则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将延续2010年的复杂态势,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迎来转型关键期和改革胶着期。经济转型的困难与经济环境的复杂,决定着宏观调控的难度在增加,只能寄希望于政策的“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换句话;说,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相机抉择”。经济“未热先胀”史无前例经济过热与物价上涨紧密相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的显著特征。自1978年至;今,我国连续出现了五次通货膨胀过程,分别为:1979-1982年、1983-1986年、1987-1991年、1993-1995年,和最近的;2007-2008年。总结历次通货膨胀特征,我们发现,经济过热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主要表现为“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即过度投资;。当投资出现过旺势头,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IMP)全面上扬,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资源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原材料因供给不足而涨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推动物价持续走高,CPI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是,本轮通货膨胀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是一次在经济;偏冷状态下发生的物价快速上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各种刺激政策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步入稳定复;苏的轨道,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去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经济增速连续出现回落,宏观经济远未出现过热趋势。相反,CPI却一路上扬,连创新高。经济恢;复性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政策刺激因素,而市场需求增长主要是危机状态下“去库存化”后“再库存”的推动,政府推动型投资向民间自主型投资转变需要时间;,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还需积极培育。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显著特点:第一,实体经济高位回落趋稳,呈现“前高后低”,但各指标的回落幅度;大大低于预期,实体经济运行步入常态化区域。经济增速逐步回落,但仍高于潜在经济增速水平,符合宏观调控的战略意图,宏观经济趋稳的力量全面显现。第;二,在实体经济依然处于持续复苏、尚未步入高涨阶段时,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宣告我国提前进入“防通胀”时期。“防通胀”取代“保增长”上升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三,我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动力机制相互叠加,弥补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经济由政府推动转向市场主导,市场型需求逐步启动,开始弥补刺激性;政策退出导致的需求放缓;出口环境改善,国内消费高位运行,弥补了因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投资下滑缺口;中西部经济增速持续提升,弥补了因危机侵袭导致;的东部经济增长疲软;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涨填补了制造业和基础建设投资的下滑。经济运行依然复杂严峻随着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我国进入转型关;键期和改革胶着期,会面临更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国际经验表明,并非所有踏上工业化征程的经济体都能顺利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比如阿根廷、墨;西哥、伊朗等国,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关口。另外,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持续30年高增长,进入经济转型关键期,中国能否创造奇迹,至今仍未;可知。从国外看,全球步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出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货币战争山雨欲来,美国接连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长期的通胀压力在持续积累,各种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全球经济复苏长度、难度可能超过预期。国际问题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中国经济每走一步,都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反应。在国内外各种因素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亟待破题,寻求正解。流动性泛滥、内需不旺、产业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外需持续低迷,内需扩大仍要假以时日,而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货币信贷大量投放,而实体经济新增;长点尚需培育,国内CPI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幽灵”再次光临,经济周期呈现高频化、短期化特征,经济空心化、泡沫化迹象凸显。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复杂局面,主要表现为许多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掣肘。第一,为“防通胀”而触发货币政策紧缩,;其中“流动性回收”将是政策核心,这将主导经济下行;第二,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投资下滑,将强化经济下行;第三,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美国接连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增长困难重重,贸易冲突、汇率冲突将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但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种新兴规划与;新消费刺激政策将带来强烈的宏观刺激效应,可以有效对冲各种下行压力,城市化加速、“高铁时代”来临、中产阶层壮大等因素,将主导经济上行。年初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稳物价”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首,由此拉开了转型元年宏观调控的第一仗。尽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价格管制措;施,并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