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肖少宋)第04讲: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ptVIP

中国文化概论(肖少宋)第04讲: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引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一)完备的宗法制度  (二)严密的专制主义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1.宗族 宗:会意字;甲骨文形体,外部是房舍,内为祭祀的灵石,以示此处为宗庙。后引申为祖先,又引申为家族的继承人。 族:会意字;甲骨文形体,一杆大旗下两枝箭(矢),表示多箭同时射向大旗,以示“聚集”之意,后引申为家族。 宗族:也称家族,是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若干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2.宗法 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是中国古代解决政治权力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按:此排行是按整个家族而不是按单个家庭。 鲁迅《社戏》: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中国本无社会一辞,故无社会学,亦无社会史。然中国社会绵延久,扩展大,则并世所无,余尝称之曰宗法社会、氏族社会、四民社会,以示与西方社会之不同……故欲治中国之政治史必先通中国之社会史,而欲通中国之社会史,则必先究中国之宗法史。 3.宗法制度的产生 中国先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始终没有冲破人类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化为宗法制度。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左传?定公四年》: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4.中西方宗法制度的差异 中国:以血缘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西方:以契约和法律制约人与人之间关系。 以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制度。 《尚书大传》:“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西周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等。 1.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即规定只有天子的正妻之长子,即嫡长子有王位的继承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夏朝王位继承方式,文献缺乏,暂无确考。 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康丁以后的最后五个王则稳定下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 自周成王始,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其中有一个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继承周代最高统治者即天子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如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此即《春秋公羊传》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汉〕蔡邕《独断》载,天子一后多妃,诸侯一夫人八妾、卿大夫一孺人二妾、士一妻一妾,嫔妃、妻妾生子众多,不立章法,就会乱套,于是就以母亲的身份和子出生的先后确定继承权。 嫡长子继承制事先确定了权力的归属,避免了兄弟为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它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