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国玉鱼说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战国玉鱼说略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文物修复部 杜树志 201306 玉鱼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战国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高峰,像出土的玉龙、玉虎、玉凤不计其数,但玉鱼的数量却很少,因此在研究时难度较大,本文略说之。玉鱼,主要是佩饰,也有鱼形币等。程大昌记录到:“《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此外也有作为殉葬品出现。“鱼”取“余”的谐音,“连年有余”作为成语,体现在玉鱼的吉祥图案中,也是以鲢鱼为主,寓意“连(鲢)年有余(鱼)”,而玉鱼的数量在清代装饰上最多,战国时期的文化仍旧以“孔崩乐坏”为主导,这也是玉鱼数量较少的一个原因。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拍得两枚玉鱼,经考证,是目前存世量极少的战国时期典型的鱼币(图1、图2)。 图1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品,长49mm 图2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品,长62.8mm 鱼纹在仰绍文化的鱼纹彩陶盆上就出现了,表明有族氏以鱼为图腾,商周时期鱼纹主要体现在青铜酒器上,而且在琉璃阁商墓、妇好墓、辛村卫国墓中的考古中发现,这时候已有了玉鱼随葬的风俗。战国不仅的鱼型题材还有铜鱼、陶鱼、木鱼等,还有鱼形铜币等。到了明清时期,鱼纹姿态万千,鱼器变化多端。 依据资料显示[1],中国历代鱼形玉器呈如下基本态势:在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玉鱼数量不多,以浙江余杭反山墓出土的玉鱼、阜新胡头沟墓地M1出土的绿松石雕鱼最有代表性,此时的玉鱼尚在朴实的模仿阶段,造型简练、抽象。到了青铜时代的商朝,琢玉技术大大发展,这个时代是玉鱼制作的高峰期之一,像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益都苏埠屯殉葬墓、山东滕州前掌大墓葬等地出土的玉鱼都很有特点,造型上来说,鱼身较长,呈直条或狭长,有的弧度较大,体扁平,分尾细长平直,常用阴刻弧线和直线表现鳞,少数有弧形鳞片,口部有孔。 到了西周时期,玉鱼制作继续发展,北京昌平白浮墓、陕西宝鸡弓鱼国墓地、甘肃灵台白草坡等西周遗址都有玉鱼出土,而且数量较大,造型也很有特点,和商代相比,立体感更为凸显。宋朝玉鱼的数量、造型和品质都与前朝大大不同,像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的水晶质鱼、清宫旧藏宋代玉鱼是典型珍品,宋朝玉鱼造型动感强劲,有莲花、水草等陪衬物。辽金和元代的民族特性决定了玉器的制作,随意豪放,有游牧生活气息,所以鱼形玉器很少。明清两代城市手工业发展迅速,玉鱼种类繁多,鳜鱼、鲤鱼、鲶鱼是常见的鱼种,写实性和立体感更强。总的来说,玉鱼的发展轨迹是造型上逐渐由抽象夸张到写实,纹理更加精细化,逐渐从简练到繁复[2]。 相比前期周朝和后期宋朝,春秋战国两汉的玉鱼很少。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可见的战国玉鱼有湖北襄阳蔡坡战国墓鱼形饰一件、湖北临澧九里玉鱼一件、山东济南千佛山战国墓出土玉鱼一件、山西侯马上马墓地出土玉鱼两件、湖北陨县肖家河出土玉鱼一件、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玉鱼一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墓地出土玉鱼一件、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河南南阳彭营砖瓦厂战国楚墓、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等皆有鱼形玉器出土。 战国时期的玉鱼造型生动,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丧葬用玉是主体。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候大量制造玉器,这时期的玉器风格细密婉约也有,粗犷豪放也有,佩带和丧葬玉器极为精致,是我国玉器文化的一个高峰期。春秋早期的玉器,在器型图案上仍有西周玉器遗风,多用隐起或阴线刻的细密装饰,但从发展上,已经逐渐由平面化、简约化,向立体化、繁复化方向演变,为战国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整个战国时期来说,早期的玉器仍有一点春秋色彩,像曾侯乙墓出土的玉佩,相对简约。等到战国的中期晚期,玉器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像辉县固围村魏王室墓的玉璜、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墓的玉桃形杯,体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沈福良认为[3],战国时期玉鱼纹饰异常精美,形态各异、雕工精细,较商、西周的造型有了很大突破,鱼身常有卷云纹、蟠螭纹等复杂纹饰出现。 目前收藏届和研究界对鱼币的存在持有肯定意见,郑家相在《贝币概说》描述:“渔民所用之货币,于贝货之外,更有所谓鱼币者,鱼币亦铜质,鱼形,一面平夷,有首有尾,有目有鳞,如半爿之符鱼,大小不一……近在黄河沿岸,颇有出土,制作简单,每有一孔,以便穿贯。”多数鱼币正面鱼体铸工精细,以鱼头圆孔为睛,鳞片变化丰富,这些在战国早期的玉鱼中有深刻体现,很多纹理和造型依然继承了青铜鱼币的流韵[4]。 早在旧石器晚期,我们的祖先就使用玉石,一开始只是用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