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配中常见问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调配中常见问题

中药调配中常见问题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调剂人员根据中医处方要求,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剂成可供患者内服或外用汤剂的操作过程,它具有临时调配方剂的特点。中药调剂包括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发药四个环节。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容易出问题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药质量问题(1)同名异物的混淆:中药由于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使得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混乱。 如山豆根与北豆根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只因两者均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中药,故常见一些医师和药师在临床上不加区别的应用和调配。石菖蒲和九节菖蒲,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之根茎。两药虽然功效相近,但来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不应混淆使用。 (2)《中国药典》与地方用品的混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用药习惯不尽相同,如金钱草,应付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全草,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消肿,主治肝胆结石,而药房有时仍将广金钱草(豆科植物)作金钱草使用,其对尿路感染、泌尿结石有一定疗效。医师认为需用广金钱草的,则应书写正名广金钱草,不能笼统地写成金钱草,中药名称的标准化、规范化,应以《中国药典》中所收载的名称为准。 (3)炮制方法不同,性味功效迥异:同一种中药的不同炮制方法其作用不同甚至相反,如半夏,其性味辛、温,生品有毒,若炮制方法不同,性味功效也有差异。清半夏白矾制长于化痰,姜半夏生姜制善于止呕,法半夏用甘草石灰共制则偏于治疗寒痰。生麻黄因发汗力强而不适于体虚患者,蜜炙后发汗力降低,增强了止咳平喘作用,适用于表证轻喘咳重的患者。调剂人员不可混淆使用。 (4)中药饮片变质问题:因储藏、运输、保管不当引起饮片变质,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占整个调配中常见问题的7.3%。中药大多是天然植物药和动物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油脂、水分等,极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变色及气味散失等质量变异现象。如大黄、银花、菊花、钩藤等药材由于包装前未干燥好就装入塑料袋或仓库内湿度太大,出现发霉现象。 (5)中药饮片掺杂问题:虽然中药炮制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各类中药杂质的最高限量标准,但实际上中药掺杂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名贵中药,如全蝎体内被注入石灰、泥沙,且盐分含量大等;太子参中掺有小石子;而全草类中药则常掺有泥土、小石子、塑料袋、铁钉、烟头等杂质。 二、中医处方书写不规范医师开具处方时因误写或字迹潦草不清而误导调配将直接影响疗效,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1)药名书写不规范:两种药物名称仅一字之差或字形相似,但功效不同。如处方中误将天麻写成升麻,把“杏仁”写得象“枣仁”;“炒枣仁”写得易误认作“炒薏仁”;“桔梗”和“桂枝”写得调配人员很难分清。 (2)剂量书写不规范:剂量书写不规范或字迹潦草易造成配药剂量错误—多配或少配。如有的医师将“18 g”中的“1”与前面的药名笔画相连,而与“8”分得很开,调配时不注意的话就调配成“8 g”了。 (3)超剂量用药未双签字:如附子35 g、钩藤80 g等,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药物剂量过大不仅易引发药物中毒,且剂量过大在煎药过程中不易完全煎出其有效成分,大量未煎出的有效成分随药渣被丢弃而造成浪费。 三、中药调配差错中药调配是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审核的基础上仔细地做好调配工作。由于调配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药饮片在调配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 (1)生熟运用不清楚:调配时,医生处方中未注明生、熟、炒、炙等炮制规格时,有的调配人员就不知所措。调剂人员按医师的处方用药意图和《中国药典》规定给药。处方书写药名或炮制品时付炮制品,写生品名时给生品,如含毒成分的中药附子、半夏等,写附子给制附子,写生附子才给附子;处方中书写药名时给付生品,写炮制品名时才付炮品,如写甘草、石膏、等给付生甘草、生石膏,写炙甘草给付炙甘草,注明煅石膏才可付给煅石膏。调剂人员对此类药的处方应付必须掌握,不可生熟不分,影响疗效。 (2)药用部位功效不明确:有些药物药用部位不同,作用亦异。如瓜萎,分全瓜萎、瓜萎皮,瓜萎仁,它们虽属同一个植物,但作用各有侧重。麻黄与麻黄根,麻黄为解表药,发汗强,而麻黄根为收涩药,功效止汗,两者功效恰恰相反,所以配时不能混淆。 (3)处方别名、并开药名掌握不全面:调剂人员除掌握药的正名外,还应掌握处方全名、别名及并开药名等。如“二冬”付天冬和麦冬;“二地”付生地和熟地;常用的处方别名、并开药名调剂人员都能掌握。有些掌握就不是很好,如处方开“草河车”,它的正名为“拳参”,有些调剂人员把它误为是“蚤休”;再如“土鳖虫”,它的别名叫“蛰虫”。调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